1、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列出现在唐朝的农业工具是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他“后半辈不会做”是基于他统治的后期出现了( )
①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② 安史之乱,导致国家开始衰落③导致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从唐末五代,经宋元至清朝,先后诞生了六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元、后金和清。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辽阔疆域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有
①女真族
②满族
③党项族
④蒙古族
⑤契丹族
A.①②
B.②④
C.④⑤
D.②③④
4、忽必烈统治时,虽然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推行汉法,但大量阻碍社会进步的蒙古旧制仍得以保留,并且统治集团内大多数人始终对汉族地区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有比较深的隔膜。这一现象反映出忽必烈统治时期( )
A.贵族集团的包容性强
B.蒙古部落文明具有优势
C.政权封建化进程艰难
D.政治体制体现二元色彩
5、“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里所说的“强胡”是
A.葡萄牙
B.俄国
C.日本
D.荷兰
6、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
A.杂技 B.歌舞 C.皮影 D.杂剧
7、出土于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格密封的船舱。正是凭借这样的海船,宋代海外贸易远超前代。宋代中国商船的踪迹远至( )
A.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B.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C.孟加拉湾和东非海岸
D.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8、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时期。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
9、“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戚继光抗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1662年,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A.戚继光
B.文天祥
C.郑成功
D.康熙帝
11、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
A.诗歌
B.散文
C.戏剧
D.词
12、宋朝时为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情况的发生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派文臣去做知州 D.削弱宰相权力
13、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下列属于唐朝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灌溉工具是
A. B.
C. D.
14、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期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蒙古族
15、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片史实两部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共同点是
A.都成书于元末明初 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
C.都是神话小说 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
16、下图是小华收集的唐诗,这些诗歌的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昔》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秘色越器》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估客乐》
A.经济繁荣发展 B.农业技术进步 C.手工业的兴盛 D.雕刻艺术绚丽
17、唐代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曾写下《春望》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杜甫对唐朝都城长安遭受到事件的悲痛情怀。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八王之乱
D.陈桥兵变
18、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9、李时珍由于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古代医药学书籍存有不少的疑问和缺漏,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最后编纂完成总结性巨著
A. 《资治通鉴》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伤寒杂病论》
20、2018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这次会议被称为“建国后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1、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宋代管理海外贸易机构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 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2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实现了平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3、明代引进了原产于_______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4、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
(2)商业:
①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_____;
②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____,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____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乾隆时期的____,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③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拥有雄厚的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 山西商人组成的____,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____”,便于货币流通。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____,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荼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5、北宋时期,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_。
26、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755-763年的________
(事件)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27、巩固西北边疆
(1)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蒙古贵族_____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2)____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清朝设置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驻军设哨,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___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____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8、唐朝商业繁荣,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宋代业繁荣超过了前代,沿河岸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有开封和_____。
29、________年,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30、唐太宗将______________嫁给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
31、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徐敬业起兵造反之前,有位叫骆宾王的文学家为他起早了一篇檄文。骆宾王在檄文中极力申讨武则天的罪行,辱骂武则天的身世,武则天读了檄文之后感慨不已,惋惜的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1)材料反映出武则天什么治国理念,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武则天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重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2)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32、写出与下列人物相对应的代表作品
①司马光
②李时珍
③徐光启
④汤显祖
⑤曹雪芹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材料二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 “国家之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范祖禹传》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哪一盛世?写出一个唐朝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名称。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个时期农业发展的状况?举出一个这个时期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