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承德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文学性成就最高的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 2、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①西夏灭亡

    ②元朝建立

    ③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④南宋灭亡

    A.④③①②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 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

    A. 杭州

    B. 泉州

    C. 景德镇

    D. 广州

  • 4、7世纪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件事发生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 5、《中国大历史》记载:“赵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成为一软弱的朝代(它所面对的少数民族政权)这种半汉化国家的组织能力,比汉和唐对抗的单纯游牧民族要厉害多了,那些单纯的游牧民族所恃,不过是疾风迅雷的冲锋力量。”关于“赵宋”及“它所面对的少数民族政权”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B. 与北宋和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有金和西夏

    C. 阿骨打是女真族的首领,建立金政权

    D. 1141年北宋与金议和,双方划定的分界线是淮水-大散关

  • 6、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邢窑

    C.汝窑

    D.越窑

  • 7、北宋时,掌管全国军事的官职是(     

    A.太尉

    B.节度使

    C.宰相

    D.枢密使

  • 8、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他的诗风淳朴厚重,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被称为“诗史”。他是:(  

    A.颜真卿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 9、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有误的是( )

    A.促进了民族的交往融合

    B.在客观上促进了边境的相对稳定

    C.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签订的和平协议

    D.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

  • 10、《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它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和都市的生活?

    A.北宋汴京 B.南宋临安 C.唐朝长安 D.元朝大都

  • 11、通过如下图(清明上河图),我们了解(  )

    A. 唐朝对外交往   B. 北宋的社会生活

    C. 明朝的商业活动   D. 清朝的建筑风格

  • 12、“满城尽带黄金甲”是黄巢在青年时代写的一首《不第后赋诗》中的名句,唐朝后期,黄巢带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唐都,建立政权。唐朝的都城是

    A. 大都 B. 临安

    C. 东京 D. 长安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资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今天,中国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这一综合交通运输网主要包括(     

    ①铁路   ②公路   ③民用航空   ④水运   ⑤地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 14、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材料中,宋代在天水一色,舟舶来往,依靠的是( )

    A.司南 B.指南针 C.方向盘 D火药

  • 15、北宋开封城内的“瓦子”是一处

    A.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B.专供演员演出的圈子

    C.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穷苦艺人卖艺的场所

  • 16、《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中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反映出(     

    A.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B.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

    C.宋元时期交通四通八达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 17、清朝时期,我田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B.设置内阁和六部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 18、读下图(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时间轴),3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蒙古攻占西夏

    B.成吉思汗病逝

    C.忽必烈继承汗位

    D.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 19、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清明上河图 交子   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元民族融合

    D. 宋代经济文化繁荣

  • 20、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分化事权 B.重武轻文 C.设置通判 D.废除丞相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22、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2)《尼布楚条约》:

    ①时间:___

    ②签订双方:中俄

    ③地位:第一个___条约

    ④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 23、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朝,统一全国。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连接了海河、________、淮河、________、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________的运河。

  • 24、设置东厂的皇帝是________

  • 25、公元907年,___________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事件。

    (1)北宋为摆脱统治危机而进行的变法:

    (2)明朝时一次世界远航史上的壮举:

    (2)清朝时为多民族国家巩因和发展谱写光辉编章的一次回归:

  • 27、隋朝皇帝______在位时科举制确立;北宋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活字印刷。

  • 28、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________,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 29、请你写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

  • 30、唐朝末年起义军在______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王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人生自有诗意,诗中尽是历史。

    (1)隋唐时期,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

    (2)杜甫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山河依旧,国都沦陷的景象,导致“国破”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此处“靖康耻”指的是____(填政权名)军攻破宋都,北宋灭亡这一事件。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汴州”是北宋都城,是今天的哪座城市?___________

    (5)毛主席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位“成吉思汗”是__________族首领。

    (6)兵败被俘后,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之间的交往)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赞普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及与公主回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旧唐书》卷196上

    (1)材料中的“赞普”是谁?材料反映的是贞观年间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两宋时期,汉族政权和各少数民族政权并势而立,其间民族间有冲突斗争,但更的是相互交融,尤其是边疆地区在同中原地区的交往中学习到先进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2)请举出西夏政权学习汉族统治的一项史实。

    (3)写出同南宋并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概括材料中两宋时期民族交往产生的积极影响。

    (国与国间的交往)

    材料三:《唐朝中外交往图》和《郑和下西洋图》

    (4)《唐朝中外交往图》中①指的是哪一对外交往事件?

    (5)读《郑和下西洋图》,写出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我们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来就不需要外国货物。因为茶叶、瓷器,丝绸等是西洋各国必需的东西,联体谅各国的难处,所以准许在澳门开设洋行,满足你们的生活之需。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6)材料反映的是清朝怎样的对外交往政策?

    (7)乾隆帝对中外贸易的认识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8)综上材料,通过对比古今中外的交往史,谈谈你对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