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文学性成就最高的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2、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①西夏灭亡
②元朝建立
③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④南宋灭亡
A.④③①②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
A. 杭州
B. 泉州
C. 景德镇
D. 广州
4、7世纪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件事发生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5、《中国大历史》记载:“赵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成为一软弱的朝代(它所面对的少数民族政权)这种半汉化国家的组织能力,比汉和唐对抗的单纯游牧民族要厉害多了,那些单纯的游牧民族所恃,不过是疾风迅雷的冲锋力量。”关于“赵宋”及“它所面对的少数民族政权”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B. 与北宋和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有金和西夏
C. 阿骨打是女真族的首领,建立金政权
D. 1141年北宋与金议和,双方划定的分界线是淮水-大散关
6、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邢窑
C.汝窑
D.越窑
7、北宋时,掌管全国军事的官职是( )
A.太尉
B.节度使
C.宰相
D.枢密使
8、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他的诗风淳朴厚重,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被称为“诗史”。他是:( )
A.颜真卿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9、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有误的是( )
A.促进了民族的交往融合
B.在客观上促进了边境的相对稳定
C.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签订的和平协议
D.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
10、《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它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和都市的生活?
A.北宋汴京 B.南宋临安 C.唐朝长安 D.元朝大都
11、通过如下图(清明上河图),我们了解( )
A. 唐朝对外交往 B. 北宋的社会生活
C. 明朝的商业活动 D. 清朝的建筑风格
12、“满城尽带黄金甲”是黄巢在青年时代写的一首《不第后赋诗》中的名句,唐朝后期,黄巢带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唐都,建立政权。唐朝的都城是
A. 大都 B. 临安
C. 东京 D. 长安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资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今天,中国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这一综合交通运输网主要包括( )
①铁路 ②公路 ③民用航空 ④水运 ⑤地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14、“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材料中,宋代在“天水一色,舟舶来往”,依靠的是( )
A.司南 B.指南针 C.方向盘 D火药
15、北宋开封城内的“瓦子”是一处
A.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B.专供演员演出的圈子
C.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穷苦艺人卖艺的场所
16、《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中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反映出( )
A.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B.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
C.宋元时期交通四通八达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17、清朝时期,我田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B.设置内阁和六部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18、读下图(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时间轴),3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蒙古攻占西夏
B.成吉思汗病逝
C.忽必烈继承汗位
D.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19、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清明上河图 交子 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元民族融合
D. 宋代经济文化繁荣
20、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分化事权 B.重武轻文 C.设置通判 D.废除丞相
21、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2、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2)《尼布楚条约》:
①时间:___年
②签订双方:中俄
③地位:第一个___条约
④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3、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朝,统一全国。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连接了海河、________、淮河、________、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________的运河。
24、设置东厂的皇帝是________。
25、公元907年,___________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事件。
(1)北宋为摆脱统治危机而进行的变法:
(2)明朝时一次世界远航史上的壮举:
(2)清朝时为多民族国家巩因和发展谱写光辉编章的一次回归:
27、隋朝皇帝______在位时科举制确立;北宋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活字印刷。
28、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________,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29、请你写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
30、唐朝末年起义军在______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王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2、人生自有诗意,诗中尽是历史。
(1)隋唐时期,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
(2)杜甫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山河依旧,国都沦陷的景象,导致“国破”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此处“靖康耻”指的是____(填政权名)军攻破宋都,北宋灭亡这一事件。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汴州”是北宋都城,是今天的哪座城市?___________
(5)毛主席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位“成吉思汗”是__________族首领。
(6)兵败被俘后,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___________。
33、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之间的交往)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赞普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及与公主回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旧唐书》卷196上
(1)材料中的“赞普”是谁?材料反映的是贞观年间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两宋时期,汉族政权和各少数民族政权并势而立,其间民族间有冲突斗争,但更的是相互交融,尤其是边疆地区在同中原地区的交往中学习到先进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2)请举出西夏政权学习汉族统治的一项史实。
(3)写出同南宋并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概括材料中两宋时期民族交往产生的积极影响。
(国与国间的交往)
材料三:《唐朝中外交往图》和《郑和下西洋图》
(4)《唐朝中外交往图》中①指的是哪一对外交往事件?
(5)读《郑和下西洋图》,写出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我们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来就不需要外国货物。因为茶叶、瓷器,丝绸等是西洋各国必需的东西,联体谅各国的难处,所以准许在澳门开设洋行,满足你们的生活之需。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6)材料反映的是清朝怎样的对外交往政策?
(7)乾隆帝对中外贸易的认识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8)综上材料,通过对比古今中外的交往史,谈谈你对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