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 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
D. 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2、海关是国家进出口管理机关。早在宋朝就设立了与之相当的机构,它是( )
A.十三行
B.市舶司
C.澎湖巡检司
D.东市
3、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明朝的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独尊儒术
D.文字狱
4、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初实行( )
A.焚书坑儒
B.文字狱
C.闭关自守
D.八股取士
5、元朝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 )
A.行省 B.澎湖巡检司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6、《百家姓》首句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春秋战国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7、“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怕,我有戚爷来抵挡”,这是一首我国明朝沿海地区最为流传的歌谣。歌谣中描述的人物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朱元璋 D.郑和
8、规定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开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9、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拐点是:( )
A.黄巢起义
B.宦官专权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10、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猎施,其中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厂卫制
11、观察下边漫画,请为该漫画选择一个最佳主题 ( )
A.大清盛世
B.闭关锁国
C.和谐社会
D.自给自足
12、开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由此可知,明朝的科举制( )
A.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 D.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13、繁盛的唐朝在8世纪中期开始走向了衰落,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巾军起义
D.宦官专权
14、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也有“和”,其中“和”是主流。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请求下列哪位皇帝亲征( )
A. 宋太祖 B. 宋太宗 C. 宋真宗 D. 宋神宗
15、同学们在教室里上历史课,一位同学的笔记上有以下几个关键词:“杨坚”“统一”“大运河”“二世而亡”。据此推断,他正在学习的是(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16、习近平倡导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日本派出遣唐使 D.唐朝和吐蕃“和同一家”
17、如果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套用在历史现象中,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比作“螳螂”,把清政权比作“黄雀”,这里的“蝉”应该指的是。
A. 辽
B. 明
C. 元
D. 金
1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下列哪一著名人物抒发的情怀和抱负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19、下列各项出自文天祥诗作的是
A.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20、唐三彩闻名中外,其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模仿,比如在唐朝同时期出现了“新罗三彩”“波斯三彩”“奈良三彩”等。这种现象说明唐朝( )
A.中外交流频繁
B.文化易于模仿
C.民族关系和睦
D.陶瓷业较发达
21、________的诗歌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诗仙”的美誉。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22、北宋时兴起的江西德化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23、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发展,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________”。
24、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5、火药传播与作用:中国的_______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_______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_______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6、__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________,定都东京(今开封),他就是宋太祖。
27、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8、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__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开凿大运河
(2)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3)中国历史唯一女皇
(4)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31、连线
关汉卿 郾城大捷
李时珍 《窦娥冤》
曹雪芹 《本草纲目》
李白 《红楼梦》
汤显祖 诗仙
杜甫 《牡丹亭》
岳飞 诗圣
32、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有战有和。
(1)澶州之战时,寇准力劝__________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2)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________灭亡。
(3)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___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据材料一,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完善于哪朝?
(2)据材料二,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3)据材料三,这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文中“帝”指谁?材料中“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4)据材料四,导游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简要评价该机构。
(5)简要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