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飞的词《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胡虏”和“匈奴”泛指:
A.党项人 B.契丹人 C.女真人 D.蒙古人
2、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度
B.分封制
C.行省制度
D.三省六部制
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说的“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指的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成吉思汗
4、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最终完成于( )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南宋
5、益阳市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A.开元盛世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贞观之治
6、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城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7、明太祖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明太祖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扩大六部权力 B.改革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
8、北宋时兴起的江西 ,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A.景德镇
B.南昌
C.越窑
D.泉州
9、史书中记载:“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上述材料描述了一幅盛世局面。开创这一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汉武帝
10、你知道毛泽东笔下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桥”是指( )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钱塘江大桥
D.港珠澳大桥
11、学习了唐朝到清朝的历史,老师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自由讨论。下面是同学们讨论的内容,其中阐述错误的是( )
A. 隋唐时期是繁荣而开放的 B. 宋代中国的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
C. 明朝的航海壮举比欧洲早1000年 D. 清朝中央政府中没有宰相这个官职
12、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相对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是
A.进士科的创立 B.殿试的创立 C.武举的设置 D.八股取士
13、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作(国运),而为后此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 )
A.大运河促进了隋朝的统一
B.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D.大运河方便调运江南财物、巩固隋朝的统治
14、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县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公私合营
15、明朝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有利于
①控制全国政局 ②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
③经营东北地区 ④保证都城粮食供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明朝时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书籍是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17、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被誉为“诗圣”,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18、安史之乱后,安史旧部田承嗣被朝廷招降,长期担任魏博节度使,其在任期间,清理了辖区的户口状况,私自任命官吏负责税收,坐拥十万名士兵,并开藩镇世袭先例。田承嗣的这些举动( )
A.确保了长治久安
B.威胁了中央集权
C.震慑了叛乱势力
D.颠覆了唐朝政权
19、“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 )
A. 唐太宗前期 B. 武则天前期 C. 唐玄宗前期 D. 唐高宗前期
20、史学家之所以称武则天为“政启开元,宏治贞观”,主要是因为( )
A.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B.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选贤任能,重用房玄龄、杜如晦
21、拓展:四等人制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等级。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2、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________局面形成。
23、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4、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25、公元907年,___________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26、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政权 | 民族 | 建立者 | 都城 | 建立时间 | 灭亡 |
北宋 | 汉族 | ① | 东京(今开封) | ②年 | 1127年(被金灭) |
南宋 | 汉族 | 赵构 | ③(今杭州) | 1127年 | 1276年(被元灭) |
④ | 契丹 | 耶律阿保机 | 上京临潢府 | 916年 | ⑤年(被金灭) |
西夏 | ⑥ | 元昊 | 兴庆(今银川) | 1038年 | 1227年(被蒙古灭) |
金 | 女真 | 完颜阿骨打 | ⑦ | 1115年 | 1234年(被蒙古灭) |
27、________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28、女真族的崛起
(1)金的建立时间是____年
(2)金的建立者是____族的____,他就是金太祖。
(3)金的都城在____
(4)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____,发展____,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9、列举唐太宗任用的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和: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____,宋给西夏______。议和后,宋夏______兴旺。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32、根据作品,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牡丹亭》——
(2)《红楼梦》前八十回——
(3)《三国演义》——
(4)《农政全书》——
33、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举办次有关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中搜集整理资料如下,请你根据资料解决问题。
(图片探究)
图一鉴真 图二唐蕃会盟碑 图三玄奘 图四金奔巴瓶
(1)以上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请问哪些图片与本次探究活动相符?
(表格整理)
(2)根据题意填写相关内容。
朝代 |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
唐朝 | 唐太宗把① 嫁给松赞干布 |
② 朝 | 设置宣政院,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 |
清朝 | 确立册封制度,设③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
(政策探究)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日:“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3)材料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
(感想分享)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