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自贡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曾写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戚继光 C.文天祥 D.康熙

  • 2、唐太宗曾言:君如舟,民如水,水既能使船浮起来,也能使船沉下去。基于这个道理,他

    A. 虚心纳谏选贤用能 B. 重视发展生产

    C. 完善隋朝的科举制 D. 减轻百姓劳役

  • 3、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胡虏”是指

    A. 辽统治者 B. 金统治者 C. 匈奴统治者 D. 西夏统治者

  • 4、“自秦天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A. 统一文字

    B. 独尊儒术

    C. 创立科举

    D. 重文轻武

  • 5、北宋初年,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宰相

    B. 分化事权

    C. 设置通判

    D. 控制禁军

  • 6、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以下属于中医药著作的是(   )

    A. 《水经注》   B. 《农政全书》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句?

    A. 韩愈

    B. 辛弃疾

    C. 文天祥

    D. 寇准

  • 8、“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是

    A.岳飞和寇准

    B.文天祥和寇准

    C.文天祥和戚继光

    D.岳飞和文天祥

  • 9、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评价错误的是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

    C.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

    D.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

  • 10、藏族的祖先是

    A. 突厥

    B. 吐蕃

    C. 回鹘

    D. 靺鞨

  • 11、据史料记载,1000多年前的北宋都城“人口过百万、富华甲天下”,是当时世界第一都市。北宋的都城是(  

    A.东京

    B.北京

    C.洛阳

    D.长安

  • 12、《三字经》是中国传统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①,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唐高祖,起义师②,创国基。……太组兴③,号洪武,都金陵

    A.①蠃秦氏  ②除隋乱  ③国大明 B.①除隋乱  ②国大明  ③嬴秦氏

    C.①除隋乱  ②蠃秦氏  ③国大明 D.①赢秦氏  ②国大明  ③除隋乱

  • 13、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  )

    A.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D.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14、当今中国,“金榜题名”仍然是学子们的梦想……所衍生出来的独特的“状元文化”等一批次生文化,在民间更是经久不衰、越来越显示出极强的文化生命力。材料反映的信息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征辟制

  • 1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宋灭亡  ②西夏灭亡  ③金朝灭亡  ④统一蒙古

    A.④②③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 16、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下列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搭配错误的是(  )

    A.李清照一宋词婉约派 B.罗贯中一《满江红》

    C.李白一“诗仙” D.徐霞客一《徐霞客游记》

  • 17、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列表述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A. 繁荣而短暂

    B. 开凿了大运河

    C. 统治者昏庸残暴

    D. 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 18、隋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A. 取代北周

    B. 灭掉陈朝

    C. 取代后周

    D. 玄武门之变

  • 19、《元史•地理志》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从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A. 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 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D. 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

     

  • 20、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是“最可爱的人”之一的英雄是(       

    A.邱少云

    B.毛岸英

    C.彭德怀

    D.黄继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明清时期设置的机构名称。

    (1)雍正帝时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机构—一

    (2)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机构——

    (3)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

    (4)清朝时期,在广州设立的负责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 22、根据下列所给出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古典名著名称。

    (1)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三顾茅庐——

    (2)农民起义、宋江、梁山泊——

    (3)神话小说、唐僧取经、孙悟空——

    (4)四大家族、贾宝玉、林黛玉一一

  • 23、填空题,请根据提示补全相应的历史信息 。

    (1)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

    (2)北宋最具代表性的史学巨著是《_____________》。

    (3)金与南宋对峙的分界线是淮水至___一线。

    (4)1684年,清朝设立了________,隶属福建省。

    (5)被外国学者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

  • 24、1644年_____(人物)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 25、科举考试的变化

    (1)内容:明代科举考试题目来自于“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为标准。

    (2)形式:明代科举考试的形式有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_____

    (3)影响:_____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_____,严重禁锢了人们的_____。它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使应试的人被录取后成为_____

  • 26、________________、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 27、既有南曲的轻柔婉转,又有北曲的激昂声腔的戏曲是________

  • 28、宋代设立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清代顺治时期,颁布“_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 29、明朝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__________,法纪松弛,各级官吏_________,对民众百般盘剥。

  • 30、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对下列著作与相关作者进行搭配

    李白           《长生殿》

    苏轼           《水浒传》

    关汉卿          《春夜洛城闻笛》

    洪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施耐庵          《窦娥冤》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_____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_____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_____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

    (1)上述文字选自谁的什么作品?

    (2)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与他的词风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