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中央政府实行了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2、栗劲的《秦律通论》指出,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战果如下表。这种战局反映出商鞅变法的直接作用是
A.推动了秦朝经济发展
B.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有利于思想的统一
D.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3、下列对外关系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游 C. 郑和下西洋 D. 戚继光抗倭
4、引进优良品种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宋朝时期我国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是
A.玉米
B.占城稻
C.茶叶
D.粟
5、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北宋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通判
②地方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
③控制地方财政
④分割相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10年1月,某国环境部长拉梅什先生在访问中国时,以历史上两国文化交流的例子风趣地说,他现在就是到中国取环保经的“气候玄奘”,该国为( )
A. 印度 B. 日本 C. 朝鲜 D. 美国
7、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哥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8、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 重视农业生产
B. 提倡节俭
C. 善于纳谏
D. 严惩贪官污吏
9、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 元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10、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合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隋文帝
B.汉武帝
C.秦始皇
D.隋炀帝
11、下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恩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建立了元朝②创立行省制③灭亡南宋④灭亡金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12、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唐朝的诗人中,“诗仙”和“诗圣”分别是谁
A. 李白杜甫
B. 韩愈柳宗元
C. 孟浩然骆宾王
D. 杜甫杜牧
13、转运使是我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B.避免地方官吏的腐败
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解决支付给辽、西夏岁币的财源
14、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 锦衣卫 B. 军机处 C. 中书省 D. 尚书省
15、如果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上制瓷的工艺生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 《齐民要术》
B. 《农桑辑要》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16、(南宋)王应麟撰、章太炎重订《三字经》:“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其中“梁灭之,国乃改”指的是
A. 朱温建后梁,唐亡
B. 黄巢起义推翻唐朝
C. “五代”政权更迭
D.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
17、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南宋都城娱乐场所“瓦肆”里的“勾栏”听书,你不能听到有关________的故事
A. 杨家将
B. 岳飞
C. 韩世忠
D. 戚继光
18、“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河”中心就是现在的( )
A.北京
B.南京
C.洛阳
D.杭州
19、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
C.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D.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
20、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特许哪个机构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
A. 军机处 B. 户部 C. 布政司 D. 广州十三行
21、宋代海外贸易: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______、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加以管理。
22、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________,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杀敌,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后来秦桧以所谓“________”罪名杀害了岳飞
23、根据提示列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相应的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
(2)统一蒙古族的首领________。
(3)建立元朝的人是________。
(4)被誉为“诗仙”的人是________。
(5)被誉为“诗圣”的人是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________。
(7)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________。
(8)元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
(9)北宋实行________的政策。
(10)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
24、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5、唐朝时高僧__________ 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坚持不懈传播唐朝文化;贞观年间,高僧__________ 西游天竺取经。
26、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_____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和生活方式。
27、表现
(1)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2)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___风气盛行一时。
28、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________,都城________
29、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______(古代地区名)赞普;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吸收外来文化充实中华文明的典型事件是_______。
30、1616年,____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________改国号为清。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32、根据线索列举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贞观时期因敢于犯颜直谏,被唐太宗喻为“镜子”的大臣是________。
(2)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人物是:________。
(3)“安史之乱”的“安”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_。
(4)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开创殿试的人物是________。
(5)“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的人物是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等边疆地区都处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雍正二年(1727年)……乾隆五十七年又制定……。
(1)材料一中哪位皇帝把女儿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说说文成公主入藏有何历史作用?
(2)请写出元朝管辖西藏的机构名称。
(3)清朝中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根据材料三写出材料中省略号中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统治的另外两项措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