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4年,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 被认为是早期的足球,这项运动在北宋时十分流行
A.傀儡戏 B.杂技 C.马球 D.蹴鞠
2、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 )
A.鉴真
B.玄奘
C.魏征
D.岳飞
3、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国家大一统。这次统一的时间是在
A.280年
B.581年
C.589年
D.618年
4、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A.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元朝时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唐朝时设置安西都护府
5、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其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 北宋与辽对抗
B. 南宋与金对峙
C. 北宋与夏和议
D. 北宋与金对峙
7、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C.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
D.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8、以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而闻名中外的唐代瓷器是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秘色瓷 D.唐三彩
9、下列事件与宋太祖赵匡胤无关的是
A.黄袍加身 B.陈桥兵变 C.杯酒释兵权 D.颁布“禁海令”
10、某剧组拍摄电视剧《乾隆皇帝》,不能出现的场景是
A. 颁布“禁海令”
B. 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C. 在承德避暑山庄举行70大寿
D. 撒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11、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B. “瓦子”是宋代政府创办的商业管理机构
C. 元朝时,杂剧才开始形成 D. 宋朝经商的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
12、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览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每天仅仅只睡眠4个小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
A.设立行省
B.建立内阁
C.废除丞相
D.设置东厂
13、如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A. 秦朝暴政
B. 黄巢起义
C. 贞观之治
D. 安史之乱
14、他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贞观之治”。他是指哪一位皇帝( )
A.唐玄宗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5、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上京遗址刻着一首诗:“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建立了诗中“辽国”的民族是
A.汉族
B.靺鞫族
C.契丹族
D.朝鲜族
16、下列农作物,不是明代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是
A. 玉米
B. 向日葵
C. 甘薯
D. 占城稻
17、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的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国家是( )
A. 天竺 B. 新罗 C. 波斯 D. 日本
18、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19、名著《西游记》家喻户晓,书中的故事情节我们耳熟能详,其中的故事取材于
A. 徐福东渡日本 B.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C. 郑和七次下西洋 D.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20、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B.家中摆着唐三彩
C.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D.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
21、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22、列举唐太宗任用的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唐朝著名的诗人很多,其中“诗圣”是________;“诗仙”是________。
24、台湾在元朝时被称为________。
25、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________。
26、建立:581年,____夺取____政权,建立隋朝,以_____为都城,他就是隋文帝。
27、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作者:
(2)明朝后期最负有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牡丹亭》,作者:
(3)元末明初,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作者:
(4)明朝中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
28、明朝时期科技、建筑、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看图学史
图一是著名的明长城,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_,总长万余里。图二北京故宫又被称为宫城、紫禁城,修建开始于元朝,明朝时的第三个皇帝朱棣时进行大规模营建,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表格归纳
领域 | 人物 | 成就或贡献 |
科技 | 李时珍 |
|
| 《天工开物》 | |
| 《农政全书》 | |
小说和艺术 | 罗贯中 |
|
施耐庵 |
| |
| 《西游记》 |
29、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 ______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寇。
30、(1)贞观之治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享有“诗仙”美誉的唐代大诗人
(4)“黄袍加身”典故的主角
(5)矢志不渝,东渡日本的大唐僧人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32、列举题:请你列举出宋元时期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大城市。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材料三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变化。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片体现了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西汉至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户)变化的趋势。
(3)根据材料二、三,简述宋代经济重心发生的变化,并概括其变化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