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括各个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2、如图是王明同学在学习某个少数民族政权时所绘制的简要知识结构图。据图示信息,这个少数民族政权是
A.金 B.辽 C.西夏 D.元
3、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主要是为了
A.减少军费开支 B.提高文人待遇 C.防止武将跋扈 D.收回军权
4、“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这表明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
A.黄巢起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安史之乱
5、据史书《稗时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是以下哪一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转运使 B.五军都督府 C.刺史 D.厂卫特务机构。
6、下列有关科举制度词语中,在明朝时才可能出现的是( )
A.武状元
B.进士科
C.殿试
D.八股文
7、据学者统计,整个北宋时期,共有宰相71人,其中科举出身者64人。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北宋实行
A.开明的民族政策 B.分化事权 C.重文轻武的政策 D.八股取士
8、请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忽必烈继承汗位 b 铁木真被拥立为大汗 c 元朝建立
A. abc B. acb C. bac D. cab
9、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的场景。松赞干布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突厥
10、下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成书于清代的是
A. B.
C. D.
11、“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在诗中赞美颜真卿的( )
A.变法思想 B.书法成就 C.狩猎技巧 D.绘画成就
12、“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以上条件的词人是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岳飞
D. 苏轼
1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 地中海东
B. 阿拉伯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东南亚各地
14、以下钱币中,能直接反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是( )
A.秦朝统一后通行 全国的圆形方孔钱
B.汉武帝下令全国 统一铸造的五铢钱
C.唐代长安城遗址 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D.北宋四川地区最 早开始使用的交子
15、“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济,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地。就教他骗的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科举制度是一种公开公正的选官制度
B.隋炀帝时期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C.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D.科举制度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
16、以下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元朝统一”表格。其中有一处错误是( )
A.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
B.1271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
C.1276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元攻破临安,北宋灭亡
D.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17、文字记载是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8、有人将隋朝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19、明代的读书人张清,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下备考措施中,哪一事情是他考前必须要做的
A. 吟诗作赋北窗里
B. 苦背四书五经
C. 研究《四库全书》
D. 阅读“四大名著”
20、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有些是从国外引进的,有些是土生土长的,下列农作物不是从国外引进的是( )
A.水稻 B.花生 C.玉米 D.向日葵
21、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元朝设______管辖台湾及附属岛屿。
22、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3、
1966年 |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 ① 飞行实验成功 |
1967年 | 我国第一颗 ② 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 |
2003年 | 航天员 ④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成功返回地面 |
2008年 | 航天员翟志刚乘坐的 ⑤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24、清朝康熙帝时,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______。雍正帝时,为处理西北军务,朝廷临时设立__________。
25、"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写的是________。
26、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赵构就是______,后来定都临安,史称_____。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_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______,双方以淮水至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______一隅。
27、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28、我国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是________.
29、措施:打击____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0、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755-763年的________
(事件)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31、连线题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北宋建立——
(2)南宋灭亡——
(3)蒙古政权建立——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1)材料一中,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清代前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清代出现了不少财力雄厚的富商,如山西的票号,两淮的盐商,广东的行商和各地的粮商、布商等……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直到鸦片战争之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在中国占着主要地位。
(2)据材料二,举出两个当时工商业繁荣的大城市。山西的票号是哪一大商帮经营的?另一大商帮是什么?
材料三 根据嘉庆《清会典》,嘉庆十七年(1812年),全国总产粮约为3013亿市斤,约为1.5亿吨。清朝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过快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