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泉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此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元朝国内交通发达 B.元朝疆域辽阔

    C.元朝时期人口众多 D.元朝海外贸易繁荣

  • 2、在中国陆续出土了“大食金币”“波斯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等唐朝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说明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证明唐代时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 3、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朝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出现早市和夜市

    B.在“瓦肆”里听京剧

    C.有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 4、《礼记·礼运篇》中描述了这样一种情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情景”的是(  )

    A.分封制 B.皇帝制度 C.禅让制 D.井田制

  • 5、假如你穿越回到了唐朝长安生活,你想买东西,那应该去(       

    A.坊

    B.市

    C.勾栏

    D.瓦子

  • 6、下图是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骆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得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农业的发展状况

  • 7、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C. 指南针由印度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创造了条件

    D. 北宋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域

  • 8、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文化成就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①《论语》

    ②《史记》

    ③《资治通鉴》

    ④《天工开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 9、重文轻武是宋朝的一项国家政策。下列可以体现这一政策特点的是(  )

    ①缩减军费开支  

    ②文官主持军务

    ③武将作战要有“阵图” 

    ④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10、清朝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特务统治

    B.反封建民主思想流行

    C.清朝大兴文字狱

    D.焚书坑儒的束缚

  • 11、毛泽东曾对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做出这样的评价:“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这里的她是。

    A. 王昭君

    B. 武则天

    C. 吕雉

    D. 文成公主

  • 12、“(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此局面的出现是因为

    A.宋夏和议

    B.澶渊之盟

    C.孝文帝改革

    D.人口南迁

  • 13、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道:“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全国的统一,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西夏  

    ②辽  

    ③南宋

    ④唐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 14、示意图简洁直观,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是江珊制作的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图的一部分,①处应该填的是(     

    A.西晋

    B.北魏

    C.西汉

    D.东晋

  • 15、“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 松赞干布   B. 元昊

    C. 阿保机   D. 阿骨打

  • 16、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 17、宋代有这条流行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出现这条流行话的原因是宋代实行

    A.重用武官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用文官政策

    D.重农抑商政策

  • 18、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 19、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明成祖派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D.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

  • 20、“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①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是:__________。

    (2)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_________”。

    (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____________。

    (4)明代李时珍编写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是:《_____________》。

    (5)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_____》。

  • 2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还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______”政策,严格限制_________

  • 23、统一蒙古,被称为一代天骄的首领是________

  • 24、下图是宋代发明的一种拔秧工具______________

  • 25、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 26、清朝最有影响的剧种是________________

  • 27、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______(古代地区名)赞普;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吸收外来文化充实中华文明的典型事件是_______

  • 28、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到乾隆时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 _________”,便于货币流通。

  • 29、改进词的创作,扩大词的境界,提高词的格调的北宋文学家是________

  • 30、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________、后晋、后汉、________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___,史称“________”。

    (2)实质:唐末以来________局面的延续。

    (3)表现: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________,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4)影响: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5)最终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________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对下列著作与相关作者进行搭配

    李白           《长生殿》

    苏轼           《水浒传》

    关汉卿          《春夜洛城闻笛》

    洪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施耐庵          《窦娥冤》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举出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两位民族英雄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传统王朝有一套独特的国家制度体系,对于维护整个国家大一统局面不乏成功之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中央集权制是全国统一的重要条件,而全国大一统的局面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即可以避免一些纷争和割据,可以减少某些统治阶级内部的有害战争。……统一集权的政治环境还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

    ——胡如雷《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社会政治影响》

    材料三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主弹纠者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请说出科举制与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相比,在选官标准上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归纳“统一集权”的客观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发生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有害战争”是什么?北宋为避免“纷争和割据”实行了什么政策?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在中央设置的“本兵者”和“主弹纠者”分别指什么机构?元朝实行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一、材料三所述制度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