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哈尔滨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表明宋朝的实行的政策是

    A.文武并重 B.重武轻文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 2、元朝时设置由宣政院直接统辖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是为了管理( )

    A. 台湾 B. 新疆 C. 西藏 D. 云南

  •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下列唐代诗人中被人们称为“诗圣”的是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苏轼

  • 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诗句所反映的相关制度是

    A.科举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 5、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亡于公元前207年,历经二世(代),统治中国14年。隋朝建立于581年,亡于618年,历经二世,统治37年。秦、隋二朝都是盛极而衰,二世而亡,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大兴土木

    B.谋朝篡位

    C.苛捐杂税

    D.统治残暴

  • 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A.冲击了唐朝统治

    B.缓和了统治危机.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推动了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 7、关于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说法错误的是(     

    A.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并举

    B.造船和航海技术有较大发展

    C.只有陆路交通没有海路交通

    D.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 8、下列有关四大名著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红楼梦》——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水浒传》——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D.《西游记》——N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 9、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A.唐诗 B.宋词 C.《资治通鉴》 D.“四书”“五经”

  • 10、唐朝为了加强对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设置的政府机构有:

    ①安西都护府  

    ②西域都护府  

    ③北庭都护府

    ④宣政院

    A. ①② B. ② ④ C. ① ③ D. ②③

  • 1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 姚崇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魏征

  • 12、明清时期,我国君主集权制空前加强。下面属于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度

    C.锦衣卫

    D.设立军机处

  • 13、下列内容与西藏历史发展不相符的是(   )

    A. 1951年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

    B. 60年代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 70年代修建的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到了世界屋脊

    D. 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 14、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昼夜要传递400里。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的哪种传递方式? (     

    A.快递

    B.电话

    C.微信

    D.QQ

  • 15、“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A. 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B. 明朝国力强盛

    C. 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D. 郑和传播了和平和友谊

  • 16、人们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 她建立了唐朝 B. 她建立了后周

    C. 她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 D.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 17、唐朝妇女可以在公开场合参加各种社交和文化娱乐活动,到处可见妇女英姿勃发骑马出行的身影。这体现了唐朝

    A.社会风气开放

    B.经济发达

    C.疆域辽阔

    D.社会稳定

  • 18、“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一位抗倭将领维护祖国海防安全的决心。他是(  )

    A.张骞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

  • 19、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史实均体现了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有

    ①忽必烈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0、人们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人的悲惨遭遇。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是

    A.马致远

    B.关汉卿

    C.王实甫

    D.郑光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高僧玄奘著有《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时期出现的,叫做______

    (3)宋朝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

    (4)诗圣是______。  

    (5)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______,为了有效管理,该王朝实行______制度。

    (6)为中日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唐代高僧______六次东渡日本。

    (7)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是______

  • 22、元朝时,________的设置是台湾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之后,清政府设置________.加强了对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管辖。

  • 2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24、________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 25、文献记录历史。

    (1)玄奘将自己西行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

    (3)《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26、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宋代杰出的女词人____________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其作品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 27、南宋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徽调不断吸取昆曲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

  • 28、台湾在元朝时被称为________

  • 29、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________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 30、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②南宋灭亡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⑥西夏灭亡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史实

    古代帝王

    史实

    隋炀帝(杨广)

     

    元世祖(忽必烈)

     

    唐太宗(李世民)

     

    明太祖(朱元璋)

     

    宋太祖(赵匡义)

     

    清雍正帝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出一位年轻将领来到东南沿海。他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又与其他将领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材料二:他下决心赶走占据台湾的侵略者,1661年,他亲率2.5万名兵将,越过台湾海峡,直取台湾。1662年,在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他下令发起强攻,侵略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三:在一位杰出首领的领导下,土尔扈特部人民开始了反抗沙俄、东归祖国的历程。经过长途跋涉、残酷斗争,土尔扈特部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1)材料一中的“一位年轻将领”指的是谁?你怎样评价他?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材料中的“侵略者”来自哪个国家?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有什么影响?

    (4)以上历史人物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