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绥化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唐朝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呈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制度先进、疆域扩大   B. 对外交通发达

    C. 经济繁荣、国力富强   D. 政府注重对外交往

  • 2、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B.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C.繁荣与开放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3、云南省属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内地

  • 4、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这一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最大的贡献是 (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实现国家统一 C. 七下江南 D. 社会经济发展

  • 5、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 秦灭六国

    B. 隋灭陈朝

    C. 西晋灭吴

    D. 元灭南宋

  • 6、要了解明朝时期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以及各种物品、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应当查阅的古代科技著作是:

    A. 《梦溪笔谈》

    B. 《天工开物》

    C. 《齐民要术》

    D. 《农政全书》

  • 7、清朝初年,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麻亲自进京朝贺,受到清制皇帝的隆重接见,这位清朝皇帝是

    A.皇太极

    B.顺治帝

    C.康熙帝

    D.乾隆帝

  • 8、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下列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蒙古灭金的时间是

    A. 1227年

    B. 1115年

    C. 1234年

    D. 1273年

  • 10、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11、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

    A.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

    B.统一趋势增强

    C.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D.分封制彻底崩溃

  • 12、历史典故数不胜数,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都与谁有关(     

    A.周世宗

    B.曹翰

    C.赵匡胤

    D.赵构

  • 13、《朱子语类》中曾这样评价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材料中的“本朝”应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 14、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三顾茅庐━━《三国志通俗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

  • 15、有学者认为,宋朝第一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市舶制度,它是宋元明清各朝唯一没有实行过全面海禁的朝代,也是民间海商得到较大发展的朝代。该学者认为宋朝

    A.重视海外贸易

    B.手工业发展迅速

    C.实行海禁政策

    D.指南针用于航海

  • 16、很多诗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17、毛泽东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南宋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 18、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下列场景不会出现的是

    A.市民张三带着孩子去看杂剧

    B.市民李四到“瓦子”里看到有人在说书

    C.市民王五在“勾栏”里买到了想要的商品

    D.市民马六和家人一起吃粽子过端午节

  • 19、徐骏曾作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人告发,说他思念前朝,诋毁当朝。清廷即以“于诗文稿内造为饥悖乱之言”的罪名将徐骏斩立决,并将其诗文稿尽行烧毁。由此可见,清朝

    A.限制对外贸易

    B.实行怀柔政策

    C.实行文化专制

    D.允许言论自由

  • 20、油条不仅是我国百姓喜爱的食品,它还蕴涵若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这一叫法与哪一英雄人物有关

    A.卫青

    B.岳飞

    C.于谦

    D.文天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明代杰出药物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________》是一部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是明末清初的宋应星所著。

     

  • 22、元朝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________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 23、根据提示列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相应的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

    (2)统一蒙古族的首领________

    (3)建立元朝的人是________

    (4)被誉为“诗仙”的人是________

    (5)被誉为“诗圣”的人是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________

    (7)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________

    (8)元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

    (9)北宋实行________的政策。

    (10)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

  • 24、宋代是个手工业和商业空前发展必盛的时代。手工业方面,江西_____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商业方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______

  • 25、开通:_____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_____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____的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北抵____,南至____,连接了海河、____、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 26、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包括_______、杂剧和南戏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 27、为加强对文人的控制,明朝采取的方式是________;清朝康、雍、乾时期大兴________

  • 28、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1260年,______继承蒙古汗位。

    (2)______年,______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______

    (3)______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____________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4)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29、(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北宋。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瓦舍、勾栏是唐代市民的娱乐场所。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3.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4.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5.昆曲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30、盛唐之时,气象万千。

    (1)唐代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筒车。

    (2)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 如冰如玉,郉窑的 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   ”之称。

    (4)唐代书法、绘画名家辈出,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和欧阳询;著名画家有   和吴道子等。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线索列举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贞观时期因敢于犯颜直谏,被唐太宗喻为“镜子”的大臣是________

    (2)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人物是:________

    (3)“安史之乱”的“安”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_

    (4)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开创殿试的人物是________

    (5)“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的人物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材料解析

    材料一: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

    (1)结合材料。说出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个朝代?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明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规定了命题范围,考生作文格式也做了明确确定。

    (2)据材料,明朝科举制在命题范围、答卷格式方面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清代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因“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杀,而且罪及师友。

    (3)据材料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导致的?有什么危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