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阜新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A.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B.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C.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 2、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①曲辕犁②筒车③秧马④翻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 3、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下列史实能反映该特征的是

    A. 赤壁之战 B.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C. 岳飞抗金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4、下图是《元朝疆域图》,为了有效地管理全国,元朝创立了(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均田制

  • 5、“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②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③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府  ④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使“唐风洋溢奈良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国家的繁荣推到顶峰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玄宗

  • 7、苏辙《栾城集》中提到:“(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里的“和好”局面开始于:(     

    A.唐蕃会盟

    B.澶渊之盟

    C.凉州会晤

    D.宋金和议

  • 8、现代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

    B.宋代水稻种植已遍布南方各地

    C.南宋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北宋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 9、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     

    A.唐代经济的繁荣

    B.民族交往与交融

    C.多彩的文学艺术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10、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①建立隋朝

    ②设置进士科 

    ③下令开凿大运河 

    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11、他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他厉行节俭,注重人才选拔,开创了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开启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他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隋成帝 D.隋恭帝

  • 12、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读到活字印刷的书籍 B.到大相国寺逛庙会

    C.参加岳家军抗金斗争 D.乘坐装备指南针的海船

  • 1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四川地区

    B.广东地区

    C.云南地区

    D.广西地区

  • 14、戏剧《牡丹亭》的作者是

    A. 关汉卿

    B. 马致远

    C. 孔尚任

    D. 汤显祖

  • 15、唐太宗统治时期,名将、名相辈出。下列属于贞观名相的是

    A.房玄龄、杜如晦

    B.姚崇、房玄龄

    C.宋璟、杜如晦

    D.姚崇、宋璟

  • 16、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军“甲士”(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最高是二十等爵“彻侯”,有封地并可征收租税。这一规定使秦国(  )

    ①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②军功地主大量涌现③宗室贵族势力加强④统治基础得以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长城不断整修。明长城蜿蜒万余里,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C.东起阳关,西至辽东

    D.东起辽东,西至玉门关

  • 18、明代一位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四书”“五经”

  • 19、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   )

    A.西汉与东汉

    B.前秦与后秦

    C.西晋与东晋

    D.东魏与西魏

  • 20、下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辖的相关史实。据此判断,这个地区是( )

    A.新疆 B.台湾 C.蒙古 D.西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填空题

    (1)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_____区;城内所建的100多个坊,是_____区。

    (2)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

    (3)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元杂剧最优秀的剧作家是_____

    (4)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明北京城的建筑,最雄伟壮丽的是_____

    (5)1684年,清政府设置_____,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 22、下图是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__________

  • 23、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______

  • 24、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元朝设置____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 2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 26、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1260年,______继承蒙古汗位。

    (2)______年,______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______

    (3)______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____________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4)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27、雍正年间,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置________

  • 28、明清时期形成的大商帮是________________

  • 29、唐朝时西行到天竺,舍身求法的高僧是________。东渡日本,弘扬唐朝文化的高僧是________

  • 30、背景:辽太宗时,占领____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在一起。

    《水浒传》   A.曹雪芹  a.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西游记》     B.罗贯中   b.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三国演义》  C.吴承恩   c.神话小说

    《红楼梦》     D.施耐庵   d.古典小说的高峰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请写出建立下列王朝的民族。

    (1)辽:________

    (2)西夏:________

    (3)元朝: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远远望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似乎都有一种专属的美感。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为更全面地了解宋朝,开展了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协助完成以下相关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历史上不少王朝立国之初,都搞过“恐怖统治”,借以威慑臣民。朱元璋建立明朝,清兵入关,都大兴“文宇狱”,唯独赵宋立国,宋太祖即在宗庙立下錾约,告诫子孙不得诛杀上书言事之人。在这个誓约的约柬下,宋王朝的文臣庶民嘴上议论国政,哪怕出言不逊,一般来说是不用担心被砍头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宋朝因此实行什么政策?宋太祖立此誓约的目的是什么?

    (经济篇)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2)材料二中的故都指的是北宋的首都,在今天的哪个城市?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材料三  (宋代中国)現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史实说明末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

    (文化篇)

    材料四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五案·元夕》

    (4)以上作品是宋朝的哪种文学形式?从材料四中你还能读出哪些关于宋朝社会生活的历史信息?

    (科技篇)

    材料五  家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5)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两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