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 )
A. 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B. 血缘关系是商人集团纽带
C. 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 D. 重农抑商观念已经被打破
2、唐朝时把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称为( )
A. 大食 B. 大秦 C. 匈奴 D. 天竺
3、元朝管辖今西藏的机构是( )。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行中书省 D. 澎湖巡检司
4、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A.市镇
B.瓦子
C.勾栏
D.驿站
5、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下列哪项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最主要原因
A. 严重的灾荒
B.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
C. 节度使权力的膨胀
D. 朝政的荒废
6、下图是位于中国七大古都的某座城市的一座古寺。它所处的城市是
A. 开封
B. 杭州
C. 泉州
D. 广州
7、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 地中海东
B. 阿拉伯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东南亚各地
8、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下图)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A.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B.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
C.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基础
9、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昭君出塞
C. 文成公主进藏 D. 玄奘西游
10、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是:
A.岳飞
B.文天祥
C.秦桧
D.石守信
11、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着眼点在于
A.加强思想控制 B.有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弱化君主专制统治 D.完善法律体制
12、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哥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
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13、他写过《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留下了大量名篇佳句,被人们誉为“诗仙”,他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辛弃疾
14、毛泽东在他著名的诗词《沁园春• 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宋祖”应该指的是( )
A.宋高宗赵构
B.宋真宗赵恒
C.宋徽宗赵佶
D.宋太祖赵匡胤
15、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的官职是( )
A.副宰相 B.转运使 C.通判 D.留守司
16、元朝时,居住在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维吾尔等族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 满族
B. 女真族
C. 回族
D. 契丹族
17、有同学整理隋唐宋元历史人物时,搜集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与这些故事相关的人物是
A.杨坚
B.唐玄宗
C.宋太祖
D.忽必烈
18、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
A.镇压人民起义
B.压制知识分子
C.强化专制统治
D.促进儒学发展
19、李自成的“均田免赋”口号是针对明末的以下哪些情况提出的( )
①土地高度集中 ②兵役、徭役繁重 ③赋税沉重 ④物价昂贵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0、明、清(鸦片战争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可以概括为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1、元朝建立的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
22、唐太宗时期的________敢于直言,被喻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___发明的,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3、宋朝海外贸易繁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________、________。
24、措施:(1)宋太祖重用___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____、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_____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受到牵制,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2)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____,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____局面。
25、宋朝为了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亲文的风气,实行________的政策。
26、雅克萨之战
(1)17世纪中期,_________的势力侵人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__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2)_____年,中俄双方代表在______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_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7、“________”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907年 ______建立了后梁政权,彻底终结了唐朝的统治。
28、黄巢起义:_____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9、汤显祖是明朝著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昆曲《________》。
30、唐玄宗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在这方面,他眼光精准, 能根据时代需求来选拔资才,如著名的宰相姚崇、______等。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这也是他能开创______的主要原因。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32、写出三位唐代著名的诗人。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宋时)在中央,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他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他还设置官职以分知州的权力,被以后的历代沿用。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哪位皇帝?他在地方设置什么官职以分知州的权力?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开创了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是一项什么制度?元朝的都城在哪里?
(3)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的哪一地区?它的设立有何意义?
(4)“琉球”指现在的哪一地区?元朝设立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