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绝类弥勒(十分、很) B. 历历数也(清清楚楚)
C. 如有所语(比如) D. 钩画了了(线条简单)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háng)辈 撺(cuàn)掇 糜(mí)子 羁绊(bàn)
B.蓦(mò)然 斡(wò)旋 幽悄(qiāo) 连翘(qiào)
C.褶(zhé)皱 缄(jiān)默 龟(jūn)裂 间(jiān)隔
D.佁(yĭ)然 椎(chuí)髻 壬戌(xū) 襁(qiăng)褓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怅惘(wǎng) 皎洁(jiǎo) 雾霭(ǎi) 戛然而止(jiá)
B.龟裂(jūn) 楔形(xīe) 拙劣(zhuō) 销声匿迹(nì)
C.狩猎(shǒu) 磅礴(páng) 憎恶(zēng) 佁然不动(yǐ)
D.两栖(qī) 追溯(shù) 缄默(jiān) 黄发垂髫(tiáo)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槽枥 喧哗 目眩神迷 轻歌曼舞
B.眺望 演绎 纷至踏来 悄怆幽邃
C.枷锁 狡辩 接重而至 暴风骤雨
D.驰骋 瞭望 不知所措 挑拔离间
5、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江梅①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②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③。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春,时杜甫旅居江峡,见腊梅乍开,遂作此诗。②元:通“原”,原本。③巫岫:巫山。岫,山。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本诗五、六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6、古诗文默写。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
(5)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了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马说》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通过写景渲染自己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突出交易的不平等,揭露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片段甲】 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保尔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 保尔像一根稻草似的,被甩出了马鞍,翻过马头,沉重地摔在地上。 黑夜立刻降临了。 【片段乙】 青春胜利了。伤寒没有能夺走保尔的生命。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回到了人间。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瘦削的保尔终于站起来,迈着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试着走动。……紧靠窗户的樱桃树枝上,神气十足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麻雀,它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怎么样,冬天咱们总算熬过来了吧?”保尔用指头敲着窗户,低声说。 【片段丙】 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纵然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他站起来,朝大道走去。 | 心得——甲: 为保尔受伤而担心。战场上受伤了,可在保尔的意识里却不是自己摔倒,而是大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真是一个勇猛的真汉子呀。 心得——乙: 为保尔骄傲。这里的“冬天”,既指小鸟的冬天,也指他自己生活上的困境。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后,依然不断鼓励自己,积极面对。 心得——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参照示例,给片段丙中的划线句写批注。
(2)下面四幅图出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连环画的画面和文字所表现的情节,应处于片段甲和丙之间一幅是_______
A. B.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宗月大师
老舍
①小时候,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晃来晃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做学徒,或提篮沿街卖樱桃而每天赚几百钱,她或者就不会坚决的反对。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
②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 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 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③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的大殿里。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④自从作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⑤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
⑥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他太乐善好施了。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的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
⑦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⑧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⑨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⑩他是宗月大师。
【1】请自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第②段“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
(2)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
【2】结合语境分析“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接受过他的好处”一句上“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具体含义。
【3】宗月大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原文,写下你的阅读感想。(70字左右)
(链接材料)在老舍先生住的房子的不远处有一个破旧的庙宇,里面住的全是平日以乞讨、卖艺为生的盲人,将近40名……每次一经过“瞎子庙”,他的心便隐隐作痛,想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这些可怜的人……他不顾外人的反对,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把这些盲人都组织起来,并自掏腰包买了多件乐器,组成了一个乐团进行集中培训,给予合奏配合上的种种指导。忙了一天,他还要熬夜为乐团写歌,编排适合他们演奏的曲目。等这一切完成后,他又忙着联系演出单位和场所,并说服对方给予一定的演出报酬……而对于那些没有任何才艺和特长的盲人,他则通过各种关系,不惜降低身份到处求爷爷拜奶奶,最终靠着自己的“面子”和关系,把他们一个个安排进周边的橡胶厂、皮革厂、印刷厂和服装厂里。为此,他都跑烂了好几双布鞋。
这之后,每天晚上,当他下班从街上路过时,住在街上的盲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点亮屋内的灯,这几乎成了那条街上一道不变的温馨风景线,一直持续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从未错过一次。盲人们都说,那是因为他们能听出他的脚步声。
9、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总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积极向上;第二个作文题要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书写工整、美观。
(1)
我们生活在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里,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肯定荡涤着许多情愫。团结情、奋斗情、父子情、师生情、同窗情……它们让我们记忆犹新,令我们感动,使我们震撼,促我们进步……
请以“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愫”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
有人喜欢白色的纯洁,有人喜欢橙色的温暖,有人喜欢粉色的浪漫……色彩是一种生活元素,也可以是一种生活追求。激情燃烧的火红,收获成功的金黄,茁壮成长中那一抹新绿,追逐梦想时的那一片蔚蓝……色彩是生命的体现,也可以是人生理想的再现。
请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