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水浒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B.“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说的是花和尚鲁智深。
C.“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情扫除四海之心机。”这段外貌描写刻画的人物是宋江。
D.“说时迟,那时快,A先把两个拳头去B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B大怒,抢将来,被A飞脚踢起,踢中B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A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B额角上,踢着正中,往后便倒。A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B头上便打。原来说过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其中的人物A是鲁提辖,B是镇关西。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作茧自缚的行为如不停止,将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B.得益于大量阅读,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遣词造句更是栩栩如生。
C.当竺可桢之子、88岁高龄的竺安先生向浙大捐赠56册竺可桢日记手稿时,现场嘉宾无不肃然起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发现了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这段文字主要的描写手法是动作描写。 B.从视觉方面写豆麦、月色、连山、渔火。
C.从听觉方面写笛声。 D.从嗅觉方面写豆麦和水草发出来的清香。
4、下列各组间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神龛(kān) 焚(fén)身 犬吠(fú) 溺( niào )炕
B.静穆(mù) 争讼(sòng) 磷(lín)火 斡(hàn)旋
C.幽悄(qiāo) 锵(qiāng)然 褪(tuì)色 可悯(mǐn)
D.点缀(zhuì) 燎(liáo)原 怅惘(wǎng) 骠(piào)姚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渔父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词中“青箬笠,绿蓑衣”指代____。这首词描写____(季节)的景色。
【2】“不须归”三字反映了作者____的感情。
6、诗文名句积累。
(1)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深林人不知,______。(王维《竹里馆》)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部有大美。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
7、“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本学期你一定与一大批好书进行了心灵对话。请你按要求答题。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______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傅雷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____、______的问题。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古琴音韵
①中国古琴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大量线状音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②古琴之外的其他弹拔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因而音与音之间会有明显的间隙,不连贯。这使它们在表现音乐的强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表现深邃、悠远的意境方面,有着明显的欠缺。然而古琴却没有这样的缺憾。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所以古琴在演奏中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这可以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
③“走手音”的另外一个特点也能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这个特点就是它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它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强度逐渐减弱而产生的,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渐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激发出人们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钟子期就是先被俞伯牙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所吸引感染,后来才与俞伯牙成为知音的。
④古琴之所以能营造出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域有关。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
⑤古琴的“走手音”和自身的音域特点使它有了独特的音韵。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绵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索绕心底,经久不散。
(选文有删改)
【1】古琴在演奏中为什么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有哪些特点?
【2】阅读第①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中国古琴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人生的路漫长、曲折,有时候还会迷茫,黑暗,需要一盏灯来照亮我们,让我们不迷失方向,走向成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明灯,一路指引着你,鼓励着你走向远方。
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和校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