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B. 傅雷教育儿子傅聪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钢琴家,再为音乐家,终为艺术家。
C.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D. 傅雷夫妇的骨灰安葬在家乡上海浦东,墓碑正面镌刻着傅雷家书中名言,这句名言是: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D.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国宝的“前世今生”。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日是中国的传统民俗,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民间往往有敲社鼓、观社戏等诸多习俗,鲁迅的《社戏》描写的就是这一场景。
B.“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成语,皆是出自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
C.“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每两行为一小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表达出作者被贬谪永州时失意、落寞的的情感。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书籍的卷轴形式,至隋唐发展到了顶峰。到唐代晚期,书籍由卷轴逐渐向折叠形式转化。究其原因, ,且阅读时收卷、展卷费时费力,特别是查阅其中某个词、某 个典故,或某卷的某段话,需全卷展开,尤其不方便。
A.是因为卷轴装书籍制作精美,历史悠久。
B.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折叠形式的书籍替代卷轴书籍成为必然。
C.是因为折叠形式的书籍制作更加精美,符合人们审美的需要。
D.是因为卷轴装书籍制作工艺复杂,不适合普及化和大众化的需要。
5、阅读《卖炭翁》第一节,完成小题。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下面对这节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交代了人物、地点和事件,高度概括卖炭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伐薪烧炭的生活。
B.三、四句是肖像描写,通过对主人公面孔、鬓发和手指的描写,突显了主人公“伐薪烧炭”这一职业特点,表现了卖炭翁的勤劳、善良。
C.“衣正单”和“愿天寒”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D.后面四句写卖炭翁运炭到集市上去卖,“一尺雪”和“辗冰辙”强调了卖炭翁冒雪运炭,路途艰难,牛和人又累又饿,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无比同情的思想感情。
6、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的妙处。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____地搏击着。它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________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________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________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________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7、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1】选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写给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2】在这封家书中,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8、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陆军医院的见习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正坐在小桌子后边,翻看她那本厚厚的淡紫色封面的笔记本。里面是她用纤巧的斜体字写的日记:
1920年8月26日 一个头部受重伤的红军战士被安置在病室角上靠窗的病床上。他只有十七岁。他叫保尔·柯察金。我从他衣袋里找出来一张摘抄的团部嘉奖令,上面写的是:对英勇完成侦察任务的红军战士柯察金予以嘉奖。此外,还有一张看来是他亲笔写的条子:“如果我牺牲了,请同志们通知我的家属。”这个伤员从八月十九日被弹片打伤以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8月27日 今天检查了柯察金的伤势。伤口很深,颅骨被打穿,头部右侧麻痹。右眼出血,眼睛肿胀。阿纳托利·斯捷潘诺维奇打算摘除他的右眼,以免发炎,不过我劝他,只要还有希望消肿,就先不要做这个手术。
9月10日 今天我替柯察金写了第一封家信。他说他受了点轻伤,很快就会治好,然后一定回家去看看;实际上他流了很多血,脸色像纸一样苍白,身体还很虚弱。
9月14日 柯察金第一次微笑了。他笑得很动人。他问我:“大夫,您手上怎么紫一块青一块的?”我没有告诉他,这是他在昏迷中狠命攥住我的手留下的伤痕。
9月17日 柯察金额上的伤口看样子好多了。换药的时候,他那种非凡的毅力真叫我们这些医生吃惊。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总要不断地呻吟,发脾气,可是他却一声不吭。他常常疼得失去知觉,但是从来没有哼过一声。
9月21日 今天柯察金坐着轮椅,第一次被推到医院宽敞的阳台上。在他看着花园、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的时候,他是一副什么样的神情啊!他的脸上缠着绷带,只露出一只眼睛。这只眼睛闪闪发亮,不停地转动着,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就像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似的。
10月14日 柯察金出院了。那只眼睛是失明了。同这么好的同志分手,我感到十分难过。临别的时候,柯察金说:“还不如左眼瞎了呢,现在我怎么打枪呀?”他仍然一心想着前线。
【1】联系有关情节,概括保尔此次住院的原因。
【2】请结合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日记的具体内容,任选其中的三篇,简要分析保尔的性格特点。
【3】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时,会经常遇到书中所穿插的“日记”,你认为采用这种“日记体”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9、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老师、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