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森林公安进入现场勘查之后发现,此次凉山木里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是雷电击中了一棵云南松。
B. 习近平一向崇尚英雄精神,常常称赞那些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
C. 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崇州的油菜花、龙泉山的桃花、郫都区的杜鹃花、青白江的樱花均是春日赏花踏青的好去处。
D. 电影《流浪地球》不仅能引发观影者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还能让我们有震撼的视听享受。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文学家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科普说明文。
C.《诗经》亦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后人又称其为“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散文的范畴。
B.刘禹錫与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为“刘柳”。
C.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D.《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妻子:妻子和孩子 B.间隔:隔绝 C.乃:才 D.无论:更不必说
5、阅读苏轼的《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完成小题。
湿云①不动溪桥冷,嫩②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③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注)①湿云:天空中凝聚的浓云。②嫩:这里指程度轻微。③莫:同“寞”,寂寞。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线句中的景象。
【2】词的上片和下片中都有“寒”字,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同吗?为什么?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2)兼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中,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飞翔状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节选)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泅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 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⑴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
A.对儿子在音乐会上的成功演出,傅雷感到莫大的幸福与骄傲。
B.既表现了傅雷对艺术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儿子的挚爱之情。
C.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D.傅雷的欢乐来自于儿子的成功和儿子为祖国增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⑵贯穿整段文字的主旨是傅雷要儿子做一个(______)的人
A.谦卑 B.幸福 C.成功 D.坚强
8、阅读下面的节选文章,完成各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第②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______________保持了一致。
【2】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______________的科学 。
【3】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第③自然段的内容是写____________(答不超过12个字)。
【5】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9、假设学校组织竞聘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刊主编、校广播站总监、志愿者服务团团长等,你准备竞聘其中某个职务。试撰写一份演讲稿,阐述你的竞聘主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