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B.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C.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
D.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
2、对这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站在泰山顶上,举目远眺,感觉目空一切,心旷神怡。
B.张家界的山、石、松是大自然的造化,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C.这个古村,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方神奇的宝地。
D.这对双胞胎长得实在是惟妙惟肖,连他们的父母有时也分不清谁是谁。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授予 实验 特地 显微镜
B. 测量 支配 细至 一帆风顺
C. 检讨 遵照 缅怀 齐家治国
D. 突破 关键 栽种 袖手旁观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好在哪里。
6、古诗文默写。
(1)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5)《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带“云”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保尔走上前去。“公民,您为什么不干活?”
那男子用轻蔑的眼光,把保尔全身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反问道:“你是什么人?”
“我是工人。”
“那么,我和您没有什么话说。叫工长来,或是你们的……”
保尔翻眼看了看他,说道:“要是您不肯干,您就别干。只是车票没有我们的签字,您就别想上车。这是工地主任的命令。”
说完保尔又问那女子:“女公民,你也拒绝吗?”可是,他马上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冬妮娅·杜曼诺娃!
(1)冬妮娅是保尔的初恋情人,选文写了保尔与冬妮娅在哪里意外相遇的情景?这次意外相遇,让保尔和冬妮娅彻底决裂,结合原著分析他们决裂的原因。
(2)保尔一生接触过三位对他非常重要的女性,有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还有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革命战友 和他的结发妻子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消失的年声
①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他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 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 这项活动名曰“踩岁” 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 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⑤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 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 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⑥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 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 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 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 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⑦在话刷《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⑧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⑨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 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 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作者肖复兴,有改动)
【1】题目的作用是什么?
【2】文章叙述了哪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什么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
【3】阅读第⑤段,说说为什么大年初一家家都要买金鱼?
【4】理解结尾句“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的含意。
【5】请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踩岁”的风俗。(不超出所给字格)
9、作文
题目:一“网”情深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