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拙劣 晦暗 轻歌漫舞
B. 懈怠 狡辩 相辅相成
C. 虔诚 推搡 穿流不息
D. 漫溢 弛骋 不修边幅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B.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科目的增多,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D.在刚结束的2019年全国“两会”上,代表们针对出行、医疗、环境等民生问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撺掇(cuān) 归省(shěng) 眼眶(kuàng) 气势磅礴(páng)
B.羁绊(jī) 斡旋(wò ) 瞳仁(tóng) 戛然而止(jiá)
C.争讼(sùn) 褶皱(zhě) 陨石(yǔn) 销声匿迹(nì)
D.缄默(jiān) 龟裂(jūn) 狩猎(shǒu) 黄发垂髫(tiáo)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B. 看起来这几个骗子配合得天衣无缝,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他们的骗局。
C. 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D. 在学习上,我们不仅要听老师的,更要有自我思考的意识,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漫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萧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乙)陇西行(其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是战争题材的,甲诗重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抱负;乙诗重在写战争的残酷。
B.甲诗“词笺”指写诗的纸;乙诗三、四两句写出闺中妻子梦见征人战死。
C.乙诗前两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
D.甲诗重点表现诗人要为国而战的愿望;乙诗却是为为国捐躯的将士叫屈。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孤愤和遗憾。
B.乙诗“可怜”和“犹是”包含着诗人深沉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C.甲诗情感真切,豪放张狂,报国志向得以实现的喜悦令人动容。
D.乙诗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深闺梦里人”比照,虚实相对,用意工妙,诗情凄楚。
6、古诗文默写
⑴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诗经·关雎》)
⑵ 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⑶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⑷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⑸青树翠蔓,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⑹白居易《卖炭翁》表现卖炭翁内心矛盾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作品片段,回答各题。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出自小说《_______》,作者_______,文中的“他”是_______。
【2】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漓江情韵
丛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2】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4】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5】充满阳刚的人总是令人心生敬畏,请你联系本文和生活中的事例,谈谈读完本文后,你得到的启示。
9、作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个片段出自我们熟悉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针对这段文字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