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站在泰山顶上,举目远眺,感觉目空一切,心旷神怡。
B.张家界的山、石、松是大自然的造化,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C.这个古村,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方神奇的宝地。
D.这对双胞胎长得实在是惟妙惟肖,连他们的父母有时也分不清谁是谁。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作者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
B.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的演讲。
D.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作者是王选,他是计算机文字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的毕昇”。
3、下面词语出划线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撺掇/蹿跳 晦暗/诲人不倦 通宵达旦/九霄云外
B.渺小/飘渺 姿态/恣意妄为 口干舌燥/不骄不躁
C.重新/重复 长度/草长莺飞 人才济济/扶危济困
D.陨落/损失 咀嚼/咬文嚼字 千载难逢/风雪载途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然界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B.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
C.百十个安塞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使人叹为观止。
D.大家知道我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对我比较谅解,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了时间和地点。
B.词的上片写梅花处境悲凉的生存的状况,下片写梅花的品格精神。
C.这首词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
D.这首词运用了烘托、托物言志的方法。
【2】结合词的内容,分析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古诗文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3)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学习小组开展分门别类辑古诗获得,需要你再整理出小学、初中教科书中写“雨”的两句古诗。
示例: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A.乔斯坦·贾德是_____(国)的作家,他创作了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苏菲的世界》,小说中写道:14岁的女孩苏菲有一天放学回家,收到一封神秘的来信,信上只有一句话——“_________?”
B.傅雷教导儿子“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
C._________(人名)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谈到读书的时候说到: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_______的问题。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收视率达1.27%,冲入同时段上星排名第1位。截至4月8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全网收视次数超2.57亿次,是第二季的3.9倍,收视人数达1.58亿人,是第二季的3倍。央视网海外社交平台账号总浏览量超过936万次,独立浏览用户超670.3万。
【材料二】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外卖小哥”雷海为打败北大硕士获得冠军。他在分享读诗心得时谈到,自己曾一年背诵唐宋诗词805首。但也有人评论说,现在的父母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诗,可惜最终难以塑造其“诗和远方”,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因此就有人质疑:面对升学压力,是否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
某问卷网针对中小学生古诗词背诵进行调查研究,其中一项数据如下:
你认为背诵积累古诗词的重要性在于 | |
选项 | 比例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27.4% |
背诵古诗词可以更好地让我们理解其主旨,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 11.23% |
背诵古诗词可以让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 44.11% |
不明确 | 17.26% |
【材料四】
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2】结合【材料三】,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三点)。
【3】阅读【材料四】,指出下面诗句属于“造境”的一项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题目一:“晒”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两个义项:(1)太阳把光和热照射到物体上;(2)日光下吸收光和热。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晒”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展示自己的东西或信息,得以分享,如晒一份读书心得,晒一个自己喜爱的小物品,晒一次有意义的旅行,晒一份美好瞬间的心情……
请以“晒晒我的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