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通过在各拉丹冬的生活遭遇及所见所感,表达出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景仰和崇拜之情。
C. 《登勃朗峰》通过记述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抒发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 《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以第二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表达了作者热爱丽江的情感。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归省/反省 间隔/挑拨离间 风雪载途/三年五载
B.瞭望/燎原 衰竭/怒不可遏 目眩神迷/故弄玄虚
C.乌龟/龟裂 苍劲/干劲冲天 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D.寒噤/禁止 追溯/扑朔迷离 矫首昂视/一代天骄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
B.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C.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努力去探求人生的道理。
D.要上课了,正在打篮球的同学们戛然而止。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怠慢(dài) 羁绊(jī) 龟裂(jūn) 弥漫(mí)
B. 羊肚(dǔ) 沼泽(zhǎo) 沙砾(lì) 追溯(sù)
C. 晦暗(huì) 斡旋(wò) 迁徙(xǐ) 狩猎(shǒu)
D. 亢奋(kàng) 恬静(tián) 山麓(lù) 陨石(yǔn)
5、(把握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伐 薪 烧 炭 南 山 中
(2)可 怜 身 上 衣 正 单,心 忧 炭 贱 愿 天 寒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2)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肖像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烧炭的艰辛。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环境。
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英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他还是特殊的教育家,对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经常通过书信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教导,在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______)
(2)《傅雷家书》中的许多家信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其中一封信由莫扎特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语重心长,情真意切。(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你慢点儿走
莫柏良
①黑里来黑里去,这用来形容老忠的工作,再准确不过了。
②门外映照的灯光太暗,老忠腿一蹬,人和车一下子就消失在黑夜中,剩下几声车轮颠簸的声音。“你慢点儿走!”看着老忠远去,她总会在心里默默地念上一句。每天如此,从不间断,像是虔诚的祷告。
③天暗下去了,而远处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地亮起来了。老伴儿静静地坐在床上,透过那扇锈迹斑斑的铁窗,盯着路灯下看。“哐啷哐啷……”远处传来了车轮颠簸的声音,不一会儿,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这时老伴儿オ会安下心来,继续忙活手里的针线,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④老忠每天下班都顺带着一袋子蔬菜回来,蔬菜卖相不好,但也看得出是挑选过的。老两ロ一块煮个面,又是一顿。晩饭过后,老忠洗好碗筷,将屋里整理一遍,又出去埋头在那辆环卫车里。
⑤老伴儿继续在床上缝缝补补,絮絮叨叨:“哎哟,你见那辆破车的时间比我还多。”老忠应和着:“趁现在还有点时间,收拾收拾这些瓶瓶罐罐……”原来不知不觉的,这间小小的铁皮屋周边,堆积的废品,已经和人一般高了。“也不知道你是去扫大街还是去拾破烂,拾破烂的都没你捡得多!”老伴儿故意提了提气。“得了得了,有空我就拉去卖掉,这不是没空儿嘛。”他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说。
⑥黑夜中,出去归来,日复ー日。老伴儿没什么盼头,就希望老忠每天跑着出去,也能跑着回来。出门在外,有什么重得过平安两个字?这年头,路上的汽车越来多,车速和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一样,越来越快。更何况现在快过年了,路上的车子都急着回家,隔三岔五就传来环卫工出事故的消息,老伴儿怎么能不担心。
⑦这天早上,老忠还是和平时一样,天没亮就起床了。咬了一ロ白饼,灌上一瓶热水,穿上已经褪色的エ作服,临出门时,老忠回过头来轻轻说了一向:“我今天要到高速上面去工作,春运堵车,不能有垃圾。”
⑧老件儿的心ー咯噔,像是被针扎了ー样,赶紧从床上挣扎起来,往窗外看。“你慢点儿走!”这一次她没忍住,将这句埋藏在心里的祷告,声嘶力竭地吼了出来。
⑨“等我回来吃饭!"黑夜中传来了一声回响,很遥远但很清晰。老伴儿哭了,原来这句话,他一直听得见。
⑩这一整天老伴儿都忐忑不安,一边担心,又一边安慰自己:“没事的,慢点儿走,慢点儿走就好了。”她果呆地望着窗外,盯着那盏摇摇欲坠的街灯,第一次盼望着黑夜快点儿降临。
(11)街灯终于亮了,散发出昏黄的光。可是老忠的身影却迟迟没有出现。老伴儿慌了,要知道,这些年来,老忠都是这个点儿回家的,从没有耽误过。老伴儿一急,就想起身出去,但是她忘了她已经走不了了。这一切不好的预感,让她回想起了那一次事故……
(12)那时她还是一名环卫エ,那天接到要到高速上去清理花槽里垃圾的任务,一干就是一个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一辆轿车突然失控撞向了花槽,她便成了受害者。命是捡回来了,可是却瘫了。沥青路上那种透心刺骨的寒,她永也忘不了。从那以后,老忠接替了她的工作。老伴觉得危险,也劝他干点别的。可用老忠的话说就是,这垃圾也不能没人收拾啊。
(13)屋子里一片死寂,老伴儿知道这么胡思乱想下去也不是办法,她拧开床头的收音机,好让自己有个声音陪伴。夜慢慢地向屋里笼罩,收音机沙沙的声音回绕在昏暗的每一个角落里。老伴儿瘫坐在床上,一动不动,任泪水在褶皱的脸上慢慢风干。
(14)“哐嘟哐啷……”一阵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老伴儿抹了抹眼睛,往窗外一看,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
(15)老忠推开门,老伴儿像没事一样,忙活手里的针线。
(16)“怎么现在オ回来?”老伴儿淡淡地说出一句。
(17)“还不是你让我慢点儿走。”老忠摆出一脸嫌弃的样子,转身准备晚饭去了。
【1】请按要求赏析句子。
①“等我回来吃饭!"黑夜中传来了一声回响,很遥远但很清晰。(从词语的角度)
②夜慢慢地向屋里笼罩,收音机沙沙的声音回绕在昏暗的每一个角落里。 (从描写的角度)
【2】小说第(12)自然段插叙“老伴儿出车祸”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3】请结合具体情节概括老忠的形象特征。
【4】小说结尾两段老伴儿与老忠各是什么表现?他们的表现看似不合常理,实则在情理之中。请简要分析。
9、读下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立意拟题,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
①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牧《苔》)
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