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德宏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藤野先生》选自《呐喊》,主要讲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故事。

    C.在科举考试中,殿试为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录取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或鼎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登勃朗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马克·吐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 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D. 《回延安》作者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 3、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干部干事的劲头有多足,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就有多高,唯有真担当真奉献真作为,才能赢得群众真满意真高兴真点赞。

    ②为此,我们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扑下身子解难题,沉到基层抓落实。

    ③怀着真情干实事、拿出真心干好事、善用真招干成事,才能赢得群众心底的信任。

    ④在脱贫攻坚主战场,2700余名党员干部尽锐出战,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逐村逐户逐人查症结、明思路、选项目、定举措,发展了香菇、生态黑猪、小龙虾等特色产业,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2.24%。

    ⑤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是关键一招。

    A. ③⑤②④① B. ①⑤②④③ C. ③⑤④①② D. ⑤③②④①

  • 4、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偏僻  抉择  和颜悦色  振耳欲聋

    B.污篾  寒禁  出类拔萃  销声匿迹

    C.喧哗  帷幕  慢不经心  格物至知

    D.浮躁  震撼  川流不息  人情世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说说“风烟望五津”中“望”的表达效果。

    2为什么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谐》之言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3)唇焦口燥呼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

    (8)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送友人》借马鸣来表达悠悠的别离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请根据你的名著积累,完成后面小题

    我受到的打击一个接一个。一次打击之后,刚刚站起来,另一个更厉害的打击又落在我头上。最可怕的是我无力反抗,左臂已不听使唤,这本就够沉重的了,可接着我的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本来我就只能勉强在室内走动,現在连下床走到桌子旁边都困难,要知道这大概还不算结束。今后还会发生什么情况,不得而知。

    1以上内容选自“我”写给哥哥阿尔青的一封信,出自名著《____》,文段中的“我”指的是_____

    2信中说“今后还会发生什么情况,不得而知”,请结合名著中“今后”发生的“情况”,谈谈“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②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晩。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⑤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甲)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⑦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乙)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⑧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⑨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分别是什么?

    2请结合第①④两段加点的词句解说本文说明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2)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3结合文中两处画横线的语句,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甲)

    (乙)

    4阅读第⑧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你都上中学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大人说。“我本来就是个孩子啊……”我心想。

    “别以为自己是个初中生了,就什么事都能做!”大人说。“可是我已经长大了呀”我心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况往往不少。

    请你以“我已经长大了”或者“我还没有长大”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