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B.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C.你也许有困惑,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D.公园里的石狮子,千姿百态,绘声绘色,好看极了。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了邓稼先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屏下广泛指纹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加快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速度。
C.为纪念伟人马克思,学校决定在五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待事情,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应总是随声附和。
B. 优秀的领导者会合理的分工,使所有人都能够发挥所长,各得其所。
C. 小外甥刚刚三岁就能流利地背出几十首古诗了,这实在是骇人听闻。
D. 这个人做事一丝不苟,让人放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C.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5、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飞鸟集》——泰戈尔
B.《聊斋志异》——蒲松龄
C.《西游记》——施耐庵
D.《寄小读者》——冰心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B.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我将不吝赐教。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去寒舍坐坐。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到宽容和互助是我们能否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并收获友谊的基础。(删去“能否”)
B.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国家的日趋强盛,使中国在诸多涉及国家和全球利益的问题上,变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自信。(删去“使”)
C.我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就能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把“掌握”改为“掌控”)
D.中国航天开启空间站时代,空间站无疑会加快人类利用、探索、开发宇宙的步伐。(把“利用”调至“开发”后面)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乙)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不多时)将行,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垫)背之物,讼(打官司)于官.时雍州刺史(州的长官)谓群下(手下人)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刺史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地认罪.
(据《北史》改写)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及其家穿井(______)
(2)闻之于宋军(______)
(3)二人同释重担(______)
(4)负薪者乃伏地认罪(______)
【2】将下列句子议成现代汉语。
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②拷此羊皮可知主乎?
【3】(乙)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丁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B. (乙)文中负薪者见刺史令人拷打羊皮,害怕自己受刑,所以伏地认罪。
C. (甲)文旨在说明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D. (乙)文中的刺史是一个思维敏捷,擅于查找证据的人。
9、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咏雪》一文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拟大雪纷纷的情景。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影子了。他们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他说:
“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儿!
我( )很害怕,( )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 )硬着头皮去做,( )闯过去了。
“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我手里捏紧一卷钞票,心情紧张地到银行去。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根据语境,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只有 才能 只要 就
我( )很害怕,( )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 )硬着头皮去做,( )闯过去了。
【2】“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我”要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选文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的去世,写得很含蓄,但文段中处处有伏笔,有暗示,请你找出一处:
【4】请谈谈你对“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这两句话的理解。
【5】请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你对“长大”内涵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长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长大。
11、阅读下面的散文诗,回答问题。
荷叶·母亲
冰 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922年7月21日
【1】这首散文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请用最直观的方式表示“我”心情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取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4】最后一段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这首诗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时,运用了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写“我”的感动则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6】结合全文内容,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开头写句子,与最后一段构成排比。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查尔斯•比亚德说“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星就会熠熠生辉。”成长的旅程中,每个人都会迷茫,会气馁……在我们迷茫时,有人会如星星般指引我们前进,有人会如星星般带给我们希望……
请以“那颗带我前行的星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不要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