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巍峨 姿意 襁褓 顾名思义 相铺相成
B.撺掇 蜿蜒 拙劣 惊心动魄 风云变幻
C.磅礴 浮浅 堕落 情不自禁 漫不经心
D.驰骋 虔诚 趋势 天衣无逢 分崩离析
2、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回延安》作者贺敬之,他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这首诗,诗中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大自然的语言》是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有关物候学的说明文。
D.《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3、下面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
②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③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④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
⑤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⑥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①⑥②⑤④③ B.①②③④⑥⑤ C.②①⑤⑥④③ D.②⑤①④⑥③
4、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悉,全,都 (《桃花源记》陶渊明)
B.心乐之.伐竹取道。 乐,以……为乐. (《小石潭记》柳宗元)
C.得其船,便扶向路。 向,方向 (《桃花源记》陶渊明)
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零数、余数 (《核舟记》魏学洢)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④关关雎鸠,_________。(《诗经·关雎》)
⑤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
⑥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____________, 团团围定炕上坐。(贺敬之《回延安》)
7、名著阅读。
(1)我们读一本书,根据自己的兴趣、读书的目的或策略的不同,可以采用各种阅读方法。如《西游记》就适合“精读”和“跳读”。请根据《傅雷家书》这部名著的特点,介绍自己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2)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书名的特点。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幽幽七里香
丁立梅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这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大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其他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暗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痕。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1】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 阅读书籍 | 抄写《诗经》 | A_________ | 珍藏礼物 |
内心感受 | B_________ | 愉悦 | 猜疑 | C_________ |
【2】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第②段和第⑩段都写到了七里香的花香,请分析在文章中的作用。
【4】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是很有道理的。其实,有时我们热烈追求、热情追捧的东西未必就有更高的价值。比如金钱、名利、失败、过去、记忆、得失、爱情……
除此以外,你还想到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思考与体悟,请以“ 比 更重要”为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