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长春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阴蔽     蹒跚     神采奕奕     害人听闻

    B.气概     帐蓬     畏罪潜逃     刨根问底

    C.慷慨     绽开     人迹罕至     大相径庭

    D.倜傥     分歧     翻来复去     呼朋引伴

  • 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凛冽       猎猎作响       怏怏不乐       锋芒必露

    B.吞噬       珊珊来迟       鞠躬尽瘁       仙露琼浆

    C.羸弱       大庭广众       语无伦次       据理臆断

    D.告磬       毛骨悚然       屏息凝神       千钧重负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ào)   披蓑带笠 (suǐ) (qī)

    B. 过去(ǎo) 搓捻(cuō niǎn) (quán)   行影不离

    C. (mì) (nì)   翻来覆去 (hàn)

    D. 人声顶沸   (tuì)   (bǐ)   粗犷

  • 4、(题文)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修课我们班原本是人声鼎沸,今天却格外的安静。

    B. 这条路荒草萋萋,却异常美丽而诱人。

    C. 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已经波及到许多领域,并影响到了人们的消费取向。

    D. 这是个五星级的宾馆,地板被服务员擦得锃亮,好像人迹罕至

  •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关联性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童话

    B.司马光——《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C.蒲松龄——《狼》——讽刺艺术

    D.老舍——《骆驼祥子》——祥子的成功之路

  • 6、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 ,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②燕赵的联拱平驰,   在骏马秋风的冀北,气势雄壮。

    ③金黄色的枇杷带着甜甜的诱惑,把院子里的枝枝杈杈  

    ④然而在冬天,小冰晶却不会   ,它还在下落的途中不断吸附周围的水汽,使自己愈长愈大。

    A. 钻探 耸立 挂满 熔化   B. 钻研 耸立 挤满 熔化

    C. 钻研 屹立 挤满 融化   D. 钻探 屹立 挂满 融化

     

  • 7、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liǚ   yīn红 chéng罚   叱chìchà

    B. shū忽   línɡ选 菜qí 诅咒zòu

    C. fǎng 旗jīng 脑suǐ   chù立

    D. 强jüé   jí妒 上sù 盘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育,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昀《狼子野心》)

    【注释】①畜:养。②厅事:作所的堂屋。③伺(sì):等待。④啮:咬。⑤革:皮。⑥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诬:虚假、虚妄。⑦遁逸:逃跑。⑧不测:险恶难恻的居心。⑨贻患:留下祸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一狼其中       ( )

    (2)屠自后断其       ( )

    (3)群犬呜呜作怒声( )

    (4)然野心不过遁逸( )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甲)(乙)两文都写了狼性的狡猾,请分别从两文中找出表现狼狡猾的句子。

    甲文:

    乙文:

    【4】乙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4)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白《夜上受降城闻笛》)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拟人修辞表现诗人对友人无限关切的诗句是

     

    (6)《论语》中论述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的语句是

    (7)《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句子是  

    (8)《诫子书》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有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学习的热情

    (美)桃乐茜·罗兹

    ①干热的日子飞驰而过,每一天天空中都挂着明晃晃的太阳。提格尔一直惦记着他的玉米地,想象着成堆的树木和灌木在高温下慢慢干枯。他想,现在绿色正在变成褐色,褐色又在变成灰色。太阳正将大地烤干,为人们放火烧地做准备。

    ②爸爸还得待在吊床上,因为他的腿伤一直没有愈合,细菌感染后伤口就粘连了,然后又裂开。医生偶尔来看看,将涂有阿诺那叶子、蜂蜜和大蒜混合物的药物,用绷带绑在他的腿上。爸爸的腿伤一直没有好转,妈妈和太奶奶都觉得花在这几次来访上的母鸡和蜂蜜全浪费了。

    ③“收获时,”妈妈说,“爸爸就又能走路了。”“玉米抽穗的时候,”太奶奶说,“这场病就会过去。”

    ④夜间,提格尔去了阿方索先生家。他落下的课早就补上了,但他们俩已经喜欢上了待在一起的时光。提格尔一直是一个喜欢提问的孩子。“为什么火只烧砍倒的灌木而不烧活着的?为什么一年中一半是雨季,另一半是旱季?”

    ⑤他的家人会回答说:“因为一直都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安排好的。”然而阿方索先生鼓励提问,每个问题他都有答案,有时他还会耐心地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思考。

    ⑥“你认为火为什么不烧活着的树呢?”阿方索先生问。“因为树的枝叶?”“是的,提格尔,如果炽热的太阳需要用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晒干倒下的树木,让他们能够燃烧,那么就说明活着的树能抵御火焰,哪怕是烧玉米地的大火。”

    ⑦“太奶奶说火只烧玉米地,遇到直立的灌木就会停下来,因为这是火的使命——只烧玉米地,不烧灌木丛。她还说丛林的神灵保护着直立的树。太奶奶说我的好奇心太重了,总提问不好。

    ⑧“你应该明白更多道理,提格尔。”阿方索先生说,“尽管从某种角度来说,太奶奶的话也对。聪慧善良的神赋予了树保护生命的汁液。”

    ⑨老师心想,也许这个男孩的祖先在几百年前是伟大的玛雅王国贵族或学者,他们拥有极高的学识并且代代传承,就像父辈将收藏的宝藏传到子辈手上一样。虽然西班牙人烧毁了所有的书籍,摧毁了古人积累的智慧,但仍然有少数人继承了学习的能力。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与众不同,他们拥有学习的热情,而且学得很快。

    ⑩他告诉提格尔:“别害怕问问题,提格尔,也不要不假思索就接受任何说法,要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一天提格尔放学回到家,发现全家人都很激动。“一只母鸡死了,”妹妹孔查告诉他。“夜里死的,”妈妈说,“被一只蝙蝠咬死的。”

    “鸡笼的门没关。”太奶奶说。可妈妈确信她关上了鸡笼门。

    提格尔努力回忆早上走的时候门到底是开着还是关着的,但他当时太匆忙了,即使看到也忘了。

    妈妈对于关鸡笼门这件事总是很谨慎。很多邻居的鸡都散养在院子里和道路上,夜里睡在树枝上。但爸爸和一两户人家都搭了小鸡笼。“也许你没关紧。”爸爸说。“今天晚上你一定要把鸡都赶进鸡笼,”那天晚上爸爸叮嘱妈妈说,“而且要把门牢牢闩上。”

    早上又有一只鸡死了。太奶奶把鸡腌好后用药草烤熟,晚饭他们就吃鸡肉蘸辣椒酱。“我就不明白了。”妈妈说,“我仔仔细细地把门关好,而且还用木棍顶住门了呀。”

    第三天早上,又有两只鸡死了。“过不了多久,我们就没有母鸡了。”太奶奶说,“没有祭礼用的鸡,也没有用来和行脚商人换布料的鸡蛋。这些日子,坏运气总是跟着我们,先是爸爸的病,现在又是这些母鸡。”她拿了一些玉米饼和玉米汁放在屋子最里面的供桌上,摆在圣十字架前。

    “鸡笼一定有个洞。”爸爸说。“没有,”提格尔说,“我仔细检查过。”

    “不一定是大洞,”爸爸说,“可能只是一条裂缝,蝙蝠又不会开门或是穿墙。”

    “但是为什么蝙蝠要飞进里面呢?”提格尔疑惑地问,“难道我们的鸡比邻居的鸡更好吃吗?外面的鸡那么多。”“为什么一只蝙蝠每天夜里都去找同一头骡子,而不是挑不同的,好让第一头生出新的血液恢复健康?”太奶奶生气地反问,“因为,他是只蝙蝠,他们天生就这样。”

    “我们没什么办法。”妈妈说。午饭后,提格尔来到鸡舍。他又仔细地检查了鸡笼,用手指一寸一寸地摸,没有发现裂缝。他打开门爬进去,过了一会儿又爬出来。“快来看,”他大叫道。

    妈妈和太奶奶都从厨房跑出来,爸爸也一瘸一拐地走到门口,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爸爸腿受伤了,妈妈和太奶奶明知“母鸡和蜂蜜全浪费了”,但还是这样做,说明她们并不怎么关心爸爸。

    B.阿方索先生说:“尽管从某种角度来说,太奶奶的话也对。”这表明阿方索先生完全赞同太奶奶的看法。

    C.提格尔家里丢了四只鸡,是因为坏运气一直跟着他们。

    D.提格尔在阿方索的指引下,学会了提问与思考,学会了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拥有了学习的热情。

    【2】如何朗读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从重音、语气、体现人物怎样的情感等方面说说。

    太奶奶说我的好奇心太重了,总提问不好。

    【3】赏析文中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他又仔细地检查了鸡笼,用手指一寸一寸地摸,没有发现裂缝。他打开门爬进去,过了一会儿又爬出来。

    【4】妈妈、太奶奶和爸爸走到门口,他们看到了什么?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句作为文章的结尾,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理由。

    A.提格尔手里拿着一只吸血蝙蝠。“它藏在上面的角落里,挂在笼顶下面。这只蝙蝠一直都在里面,看!”他说,“我们总会有办法的。”

    B.提格尔手指向一个不大的洞,“它藏在上面的角落里,就在笼顶下面,这个洞一直都在里面,看!”他说,“你们是对的。”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陶:另一种火焰

    ①走近陶器必须经过这样的路途:几场大雪、经年不止的战争、寂静的村落、三两文人骚客、青驴、浩瀚的河流。最后到达一片久久不息的火焰。

    ②一些人影晃动着,是一些面孔黝黑的窑工,深陷的眼窝充满渴望。他们裸着上身,表情木然,脸呈陶色,青灰间夹杂着怀旧气息。这是陶器出身地:火是父亲,土是母亲,窑工是始作俑者,他们身边是零乱的刀具、陶器碎片以及淬火后的水汽。那里不满火的痕迹以及窑工模糊的身影。窑的高温足以使物质改变性质,如同人类从最初物质的火上升为精神的“火”,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③火一直在燃烧。自从有了火,水变得情意绵绵,波澜不惊,水有了上溯的愿望。窑工的手到达之后,土被唤醒了。土开始有了感情。土在艺人手中飞速旋转。

    ④在火的背景下,土和水合成一体,水来土屯变成一句空话。这些土已不是那些土,这些水在火的照耀下被赋予了一种穿越时空的重托——以陶的形式固定下来,保存或者被打碎。这应是一段心灵的旅程,遥远的,没有时间和地点。陶安然地坐落在时间深处,使我们洞见远古的工艺过程和生存状态。

    ⑤它一直缄默在历史的唇边。我知道这些沉睡的物品一旦被惊醒,那场大火就会从几千年的黄昏一直烧到今天的黎明。水、火、土,中国阴阳五行中的三种相生相克的元素在这里融为一体,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形状、情感与记忆。陶记载着一个民族向上爬行的文化轨迹。五千年是一层厚土,中间泥沙俱下,优秀的土留了下来,被艺人传递着。宁为瓦全,不为玉碎。陶是一种来自民间的物器,与土为伍,漠视朝廷。谁在皇族的陵墓里见过陶片?古朴的陶,永不言语的陶,给我们一些民间质朴的启示,也暗含了道家浑然天成、大美不言、返璞归真的精神。

    ⑥陶是一件历史的静物。

    ⑦在机械制作取代手工的今天,克隆已使艺术失去了自己的遗传密码。科学对自然的毁灭性破坏或许多少年后才能印证。我们这个时代功利性太强,手艺无奈在民间流落成一种遥远的手势,闪现在远古的记忆里。

    ⑧我手上有几件陶器,一直摆放在书橱显要的位置。它源于老家一个普通的村落,那是一个陶艺之乡。它时刻提醒我文明在进化过程中给人类带来什么,又带走了什么。陶的形状让我想起人,想起古代的仕女图。想起安格尔的《泉》中玉女肩上托着的陶、流动的水。陶模仿女人的姿态,暗示了善与阴柔美。陶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语:放得开,收得住。有时还让我想起菩萨,陶有佛像,一味地平静,什么也不说,但什么都有。对手工艺品的喜爱,让我常游走于陶器之间,它们带着民间个体的审美倾向与情感,是克隆工序无法取代的。

    ⑨在今天,工匠传统已几近丧失。每当看到非洲和印度的匠人在简陋的作坊里敲打铜器,坚守着几千年不变的工序,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在这里工匠精神与民族文化是一种血脉关系——那是一种看不见的传承,在一砖一瓦之间。城市街角一个现代陶艺工作室。周围的装饰显示了时光的痕迹和人类对虚拟精神的向往——这已不是几千年前的陶艺现场。我常来这里模仿古人的工序与水土接触。我需要一种心境,在真实与虚构中间。

    ⑩我的手在水土之间有一种战栗——这是因为东方艺术而产生的精神战栗。在这里,那些自然物质和我一起沿着精神的河流迅速回到祖先的年代。久久抚摸一只陶罐,我的手被烘烤着。古老的火焰让我感到陶的硬度与深度。感觉土在上升,水在回溯,而火的燃烧愈加纯粹与完美,在超越现实的层面上。

    陶带着远古土地的清香,在我们身上留下历史的花纹。那是一种典雅与神秘、变幻与静止、永恒与刹那间的波动——古老的波动。它们在几千年前的土层下散发着民间的光芒。

    在我心里那是不能转手倒卖的东西,因为没有一双异族的手可以托起它,它固有的造型与质地始终呈现着东方的神韵。

    1第②段作者详细地描写窑工制作陶器的场面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阅读第⑤段,分析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陶是一种历史的静物”?

    3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4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标题中“火焰”有哪些含义?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学期即将结束之际,班级准备召开一次主题为“感恩有您”的故事会。会上将请同学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对助力自己成长的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等人深情倾诉。请你选择一个感恩的人物,以“谢谢您,助我成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在故事会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要求:作文内容积极向上,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