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德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安详          冒然          翻来复去          耐人寻味

    B.思慕          稠秘          耀武扬威          天纶之乐

    C.亵渎          斑斓          和颜悦色          见异思迁

    D.雾霭          统畴          不修边辐          入目三分

  • 2、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这一问题很难理解,经过他的点拨,我才恍然大悟

    D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C. 本学期接触了四个外国作家,泰戈尔是印度人,其他三个,海伦 凯勒、让 乔诺、莫顿`亨特,他(她)们都是美国人。

    D. 诫子书》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本书,殷殷教诲中蕴含深切的期望。

     

  • 4、下列语句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②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③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的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④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

    ⑤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A.②①③⑤④

    B.②③①⑤④

    C.④①③⑤②

    D.②⑤④①③

  • 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 6、下列字形及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小(kǎi)        (xūn)       语(lán)       气冲牛(dòu)

    B.猎(shè)        然(he)        痛(zhì)       为人知(xiǎn)

    C.湃(péng)       喧闹(xuān)      育(bǔ)       连环(qū)

    D.祷(qí)         疙瘩(gē da)      (suì)       而不舍(qì)

  •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 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 他不但学习很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

    D. 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ǐ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注释:①遗:留下。②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③伏:躲藏。④顾:然而,可是。⑤盈:满,足。不盈:不满,不足。⑥豕(shǐ):猪。⑦方:才。⑧负:背。⑨乌:哪里,怎么。

    (选自《狼》蒲松龄)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其一坐于前       犬:______       (2)担持刀       弛:______

    (3)野有麦场       顾:______       (4)顾无可以死之       计:______

    (5)直不能屈       股: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3】【甲】文“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现狼的______;【乙】文“狼自苫中探爪入”表现了狼的______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孙权劝学》中有一名句“   ,用来指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大进步,令人改变对他的看法。

    (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   榕树,生命进行曲

    (1)我爱恋的榕树,不知道使多少陌生人为它兴叹过,倾倒过。

    (2)真是太壮阔了。只要你接近它,就会感到它的全身,都充满着一种最动人的东西,这就是生命。

    (3)善于思辩的哲学家说,美就是充满生命的人和物。我相信,因为榕树,我才相信。

    (4)几乎是整个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我都在观赏这种洋溢着生命的大树。

    (5)我喜欢这种绿色世界在无风中的平静、雍容、丰盛、满足,像沉默的大山一样岿然而立。

    (6)我更喜欢它在风中的时刻。榕树的每一片绿叶,都像风帆那样善于捕捉最弱的微风。因此,当轻风吹拂的时候,它的叶子就会颤动起来,刹那间,树上好像千百万绿色的蝴蝶,在一开一翕地扇着翅膀,共同编织着生命的织锦。

    (7)更使我陶醉的是雄风吹动的时刻。此时的榕树,瞬息间从沉默的大山变成汹涌的大海,波浪在树梢上澎湃着,时时发出拍打蓝天的沙沙的响声。

    (8)有一位很重感情的北方朋友告诉我,他第一次见到南国土地上的高大榕树时,几乎吓呆了。榕树那企图笼罩大地的浓荫,那企图吞没白云的树冠,那企图饮尽地下全部水分的根群,那陡立而又弯曲多节的巨枝所构筑的殿廊、山脉、峡谷和道路,一起在放射着生命的光波与音波。这种柔和而强大的波浪,把他的心灵摇撼得很久很久。

    (9)在撼动中,他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另一种强大的生命所照明,所溶解,所征服。他觉得自己完全被这种强大的生命所俘虏,并且被剥夺了身上的渺小、卑琐、颓唐与消沉。在树下,澄清的空气中,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升腾起来了,仿佛也变成了一只扇动着翅膀的绿蝶,也在这个充满生命的葱茏世界中快乐地翔舞。

    (10)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更了解榕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

    (11)小时候我迷恋过一棵倔强的小榕树。它就在几乎没有泥土的地方发展它的生命。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屋后的一块浑圆形的岩石上进行。大约三年时光,我一直追随着它的足迹,注视着它那平衡而坚实的脚步。

    (12)我不知道它是在岩缝的哪一处破芽而出,只看着它从缝穴里长出来的最初的嫩枝。这株嫩枝在岩石的悬崖上,沉着地、缓慢地跋涉,攀登,开拓着本没有路的路,本没有前方的前方。当它发现岩石身上的小坑洼处,有一点薄薄的尘土,就果断地在那里扎下了根,扎下一个营寨,然后又向前伸延,迈进,不倦地继续寻找着前方险峻的路,险峻的希望。

    (13)更使我惊讶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柔韧的丝朝下生长、直至亲吻到地面上的小草。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气根。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的生命线。

    (14)突破、挣扎、发展、挺进,这是一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这是一支铁流似的生命凯旋曲。

    (15)正是这支无声、无畏的歌、把巍峨的韧性,第一次灌进了我的贫穷而干旱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襁褓中的人生。

    1从全文看,作者对故乡榕树的情感有:爱恋、_______________赞叹。(用文中词语填空。)

    2根据要求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1)此时的榕树,瞬息间从沉默的大山变成汹涌的大海,波浪在树梢上澎湃着,时时发出拍打蓝天的沙沙的响声。(从修辞的角度)

    (2)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从动词使用角度)

    3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榕树的美在于它的杜阔、坚韧、偏强,浑身洋溢着撼人心魄的生命活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B.本文题目“榕树,生命进行曲”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榕树生命力的强大。

    C.第(10)段中“榕树的碧叶”指的是榕树的精神品格,“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更了解榕树”是指我更了解榕树的精神品格。

    D.本文将榕树比作旋律雄劲刚健、节奏坚定有力的生命进行曲,寄托了作者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人生信念。

    4文中第(8)自然段写那位北方的朋友对榕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简要分析。

  • 11、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将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国防科工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筹划部署“开放日”“科普周”等系列宣传和科普活动。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2022年4月21日上午,国家航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2022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海南大学具体承办。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旨在进一步宣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理想信念,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激发汇聚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

    ——《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22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海报夺人眼球。这幅名为《九天漫书》的海报画面风格有浓厚的中国风,符合现在流行的国潮元素,同时切合今年航天日主题,也包含了今年主办地海南的特色元素,视觉构图和设计理念十分优秀突出。

    《九天漫书》的创作灵感源于海南地标性的文昌发射场,画面主体取材于总装厂房内景。总装大楼建筑本身即具有精密而宏大的特殊美感,特别是“抱持”箭体的活动平台坚实有力、纵横交错的形态,很有书法的“筋骨”,故以此为原点开展设计,把平台的机械结构转化成铭文。在书法的内容上选取了中国航天部分重点型号的名称,一是铭刻这些已经写成现实的航天梦想,二是作为彩蛋藏在画面里留予观众探索。主角“胖五”

    作为现役明星型号,也是唯一仅可通过海运转运的火箭,呼应海南的地域特点。在属于火箭尾焰的部分以“水”为“火”,把长五的尾焰融进了南海的浪潮里,顺手借下王希孟千里江山的青绿,把宋人悠远绵长的审美情怀关照到当下。画面中央的人物是“摘星星”的航天员妈妈和小朋友,寓意新一代人的航天梦想正由此被点亮。

    ——《中国航天报》

    【材料三】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太空出差六个月,远征星海的航天英雄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记录,带着“宇宙级浪漫”和“世界级惊艳”安全回家!

    出舱后——

    翟志刚受访:我感觉良好 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王亚平对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叶光富对着镜头“比心”:我们身体都很好,请放心!

    这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建造关键技术至此已得到了全面验证,接力棒稳稳交给了空间站在轨组装与建造阶段,已见雏形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即将正式建成。

    ——学习强国

    (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2016年我国首个“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中国梦,航天梦”;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

    B.2022年的主题旨在开始宣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理想信念,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激发汇聚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

    C.主题海报《九天漫书》的画面风格有浓厚的中国风,符合现在流行的国潮元素,同时切合今年航天日主题。

    D.远征星海的航天英雄们的壮举,不仅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记录,同时也标志着空间站建造关键技术至此已得到了全面验证。

    (2)我校即将举行以“中国航天日”为主题宣传活动,七年一班写了一条宣传语,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将它补充完整,使之构成一组对偶句。

    科学探索太空,_____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遇见__________》(填历史、名著中的人物,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要求:①按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中心突出;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不套写,不抄袭,不透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