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龙岩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新修订的反间谍法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修订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广泛征求、听取各方意见,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材料体现了(     

    A.民主立法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B.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体现

    C.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D.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 2、2023年10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下列举措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是(     

    ①转化社会主要矛盾,突破利益固化

    ②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④促进发展,要把高速增长放在首位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3、今年人民网两会专题开设了“代表委员之窗”,传播代表委员声音,解读两会重要精神,提供立体观察视觉。与此同时,品牌栏目《我向部长献一策》《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已成为反映百姓期待、线上、与网友互动的重要窗口。这体现了(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②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网络是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④网络丰富了民主权利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4、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课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的是(     

    A.社会主义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B.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

    C.创新、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5、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说明(     

    A.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中心工作

    B.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

    C.中国已成为主宰世界的重要力量

    D.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

  • 6、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A.宪法

    B.人民当家作主

    C.习近平法治思想

    D.中国式现代化

  • 7、谁能凌绝顶,看旭日东升。在惠州市高榜山,大学生们登山远眺,观望日出,挥舞着国旗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大学生们的这一行为彰显出(     

    A.对文化有自信

    B.对民族有底气

    C.对国家有认同

    D.对发展有信心

  • 8、“富强、民主”联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质朴理想,“爱国、敬业”汲取“丹心报国”“天道酬勤”的精神追求,“诚信、友善”传承“仁义礼智信”的古代智慧。这体现出(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以下对如图认识正确的是(     

       

    A.科技改变生活,创新促进发展

    B.创新的目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C.科技发展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D.网络已经占据我们生活的全部

  •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     

    ①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②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④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实施拉开了双减的序幕。国家稳步推进教育改革,是因为(     

    ①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培养高精尖人才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关心、帮助灾区人民是政府的职责

    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④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公民积极参与。以下公民参与的具体实践与形式相一致的有(     

    序号

    具体实践

    形式

    人民在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的同时,就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会议、座谈、咨询、网络、民意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民主决策

    法律草案起草过程中,通过网络和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民主协商

    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维护单位职工合法权益。

    民主管理

    公民对有悖于村民意愿决定的村委会、偷排污水的企业、藏匿于某处的黑网吧、逃税漏税的明星等进行举报。

    民主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4、下面为某班黑板报中的一段文字,该期黑板报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A.增强法治观念

    B.弘扬传统美德

    C.共筑生命家园

    D.关心国家发展

  • 15、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方式,从我做起。请选出“我”正确的行为(     

    ①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②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学

    ③节约粮食,每顿饭只吃肉④晚上做作业不开灯,用循环充电的手电筒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6、有一群不平凡的劳动者,他们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被誉为“大国工匠”。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①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民族精神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在“家国一体”的中国古代,人们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即讲究圆满、圆融等,重视家庭团聚、社会和谐、国家统一等),这一思维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青少年行动符合这一思维的是(     

    ①学习宣传有关国家统一的知识②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③坚决与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④严惩一切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8、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全国人大代表进行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这表明(     

    ①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切实的制度保障

    ②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2023年9月7日,习近平视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强调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哈工大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习近平视察哈工大时的讲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努力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③青年学子应将科技创新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

    ④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惠东某社区十几位居民代表齐聚“小巷议事厅”,围绕停车棚建设问题提出建议,社区居委会综合居民意见后,完善了停车棚建设方案并实施。这说明(     

    A.我国公民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有利于居民直接行使决策权

    C.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D.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我国当前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群众在就业、教育、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针对上述材料,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小芳:面对这些难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改革信念。

    小雨:问题永远有,深化改革没必要。

    请你运用改革的相关知识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 22、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新疆、西藏地区的扶贫工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

    判断:(     理由:

  • 23、   广聚天下英才,汇聚创新资源,助力中原更出彩。2019年10月26-27日,河南第二届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和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本届大会共有2389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出席,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537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签署会谈备忘录,高层次人才项目、重大科技项目等三批18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就河南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同学们发表了不同看法。

    甲:积极招才引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实现创新发展。

    乙: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弘扬创新精神,才能实现创新发展。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

    材料一:2015年3月5日至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期间,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开辟了两会直通车,邀请部分两会  代表、委员与网民互动交流,网民积极参与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有些意见被代表、委员吸收到自己的议案、提案中。

    材料二:近年来,广场舞颇受欢迎,爱好者突破一亿大关,但由此带来的矛盾冲突使广场舞变得异常尴尬。广场舞因噪声污染被市民频繁投诉;而跳舞者也有自己的苦衷:音乐声音太小听不清,动作难以投入……双方之间摩擦不断,有些居民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对抗广场舞噪音。北京的施某放出自己养的三只藏獒冲散跳舞人群。

    (1)材料一中的网民正确行使了什么权利?除材料所述外,公民行使该项权利的正确途径还有哪些?

    (2)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施某的行为进行评析。

    (3)为了让广场舞不再尴尬,让小区更和谐,某居委会广泛征求跳舞者和其他居民的意见,准备拟定一份广场舞公约。你认为公约中应该有哪些规定?请写出两条。

     

  • 25、材料一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8%和7.5%;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

    材料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三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 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来抓?

    3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要求,我们应该作出哪些努力?从国家和青少年两个角度回答

     

  • 26、(祖国统一伟大复兴)

    十九大报告明确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这一对台工作根本目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2)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 27、读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启示我们,创新的时代,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什么权利。

    (2)此项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做?

    (3)当今社会, 更加呼唤怎样的时代精神

  • 28、抗战精神的感召力,是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抗疫精神的感召力,是抗疫中展现的危难时刻举国同心。这种危难之中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彰显着家国情怀、英雄气概、团结力量、大义博爱……在这片我们深爱的土地上,越是危难艰险时,就越发展现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和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品格。

    (1)“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请回答: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2)请谈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传承民族精神的价值所在。

    (3)今天我们致敬这些伟大精神,是一种回报,更是一种再出发。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