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黑河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近年来,湖州市致力于将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居民的“办事之家”,积极响应“最多跑一次”政策,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这体现出市政府(     

    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③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下列言论共同体现了(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相信我,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梵高

    A.持之以恒的精神

    B.实事求是的态度

    C.敢为人先的追求

    D.勇攀高峰的志气

  • 3、除了“四大发明”之外,古代中国,尤其是15世纪之前,在农业、天文学、工程技术、医学、数学等领域的科技发明至少有100项“世界第一”,如铁犁、吊桥、瓷器、伞等。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不仅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且也是我国目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B.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C.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D.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 4、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得益于我国(     

    ①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②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

    ③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刘某因制售盗版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处罚金2万元。这起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警示我们(     

    A.保护知识产权,与青少年无关

    B.知识产权,不容非法侵犯

    C.刘某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D.严惩制售冰墩墩、雪容融可杜绝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 6、2023年12月14日—12月17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在华侨大学泉州校区举行,此论坛已持续举办13年。这表明(     

    A.两岸同胞同文同种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B.两岸文化交流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C.两岸同胞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经完全认同

    D.两岸相关高校在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7、2023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1周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依法全面加强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推动打击治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与2022年同期比较,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数、造成财产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4%和20.5%。由此可知,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①提高了公民的防诈能力②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③保护了人民的财产安全④根除了电信网络诈骗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湖生“9月16日,随着清脆的童声朗诵,身着汉服的中小学生登上舞台,天津河西区举行的“我们的节日。中秋”暨百场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拉开序幕。诵读活动一开始就受到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欢迎和支持,这是因为(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

    ②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责无旁贷

    ③经典诵读活动是学校倡导的,中小学生必须参加的集体活动

    ④经典通读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9、下列新闻事件与解读相匹配的是(     

    序号

    新闻事件

    解读

    2023年11月8日,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召开以“海聚英才融耀未来”为主题的首届

    人才工作大会。人才强国战略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023年中秋节到来之际,河西区各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系列活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

    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你我同行”。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2022年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暨香港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得益于(       

    A.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B.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坚持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已完全统一的领土疆域

  • 11、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做法能直接反映这一共识的是(     

    ①我国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②桂林出台人才引进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

    ③广西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④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A.依法执政,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B.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C.扩大政府的行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D.确保每个司法案件都能体现公平正义

  • 1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B.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C.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D.人民当家作主

  • 14、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之所以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是(     

    A.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C.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D.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15、最适合以下素材内容的标题是(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让我们出门不用带钱包,手机扫码支付更方便

    “一键点击”,机器人自动完成扫地、拖地,智能家电让做家务更轻松

    “美团外卖”让我们足不出户,在家就可享受到各种美食

    A.创新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B.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C.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

    D.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16、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新以来,在充分吸纳群众意见上,依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这表明(     

    ①宪法是根本法,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②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决定权

    ③我国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④法律体现了公民意志,反映公民呼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从2022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劳动教育独立成课,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全国各地各校多措并举,不断推出优质劳动课程,推动劳动教育优质发展。以下是某中学同学对劳动课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张明:“实现中国梦需要实干精神,劳动课能让我们明白劳动的价值和实干的意义”

    ②蔡琳:“虽然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但我认为体力劳动者更应得到尊重”

    ③何平:“在劳动课上我们不仅学会许多生存技能,更重要明白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④李圆:“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来源,劳动课让我们明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需要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8、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在现代汉语中,“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有意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是个体教养和开化的表征

    ②“文化”和“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

    ③“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呈现

    ④“文明”的外延比“文化”的外延要广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谁能凌绝顶,看旭日东升。在惠州市高榜山,大学生们登山远眺,观望日出,挥舞着国旗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大学生们的这一行为彰显出(     

    A.对文化有自信

    B.对民族有底气

    C.对国家有认同

    D.对发展有信心

  • 20、飞天梦、探海梦、大飞机梦成真……平均年龄33岁的航天科技“神舟”团队用青春逐梦苍穹;平均年龄34岁的“奋斗者”号研发团队用青春勇往直“潜”;平均年龄37岁的“复兴号”设计团队用青春创造“中国速度”,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就与荣誉令人振奋。这些中国青年(     

    ①用行动证明,只要有梦想就会取得成功

    ②用奋斗书写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了人生价值

    ③用行动证明,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

    ④勇于担当,厚植爱国情怀,弘扬了中国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直面矛盾,越辩越明)

    (1)法治道路要坚持,良法还需有善治。

    判断:

    理由: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现代化建设的一切工作的中心。

    判断:

    理由:

  • 22、    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学们就《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提出来自己的看法。

    请你运用法治与德治关系知识,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

  • 23、2020年11月1日,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视开启现场登记。小燕认为,近几年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调整,说明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了,进行人口普查没必要。

    判断: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英雄是民族精神的人格化身,是民族与国家不屈的脊梁。任时光穿梭、英雄的精神赓续不息。我市某中学九年(2)班制作以“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内容的学习板报,请你参与活动,回答问题,将(1)(2)(3)(4)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致敬英雄·传承精神

    有一种深情表白,叫做“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份深沉的爱,是建国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浴血奋战;也是当今时代戍边官兵面对来犯之敌,有胆有识、捍卫领土的殊死搏斗;这份深沉的爱,是新冠来袭,举国同心、逆行出征的生命守候;也是脱贫道路上,干部与群众合力攻坚,实干致富的执着。我们致敬不同时代的英雄,传承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知识链接】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

    (2)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应做到

    【我思我悟】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山河无恙,只因英雄铁肩担当”

    (3)你想说:

    【榜样力量】

    (4)请写出你致敬的英雄名字及主要事迹

  • 25、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9岁高龄的于敏。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拓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试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此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的休息时间一天只有6个小时左右。而至少有30年了,于敏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个小时的睡眠的。

    于敏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6分

     

  • 26、   材料 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第30号方阵“绿水青山”:青山悠悠,绿水荡漾,生态环保战线的工作者组成“绿水青山”方阵。最严厉的环保执法,最大力度的环保投入,小到垃圾分类,大到江河治理。它既展示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表明着我们将绿色使命扛在肩上的决心,“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绿色誓言。

    (1)材料中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2)为实现“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绿色誓言,我们能做些什么?

  •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什么?青少年应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8、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其中报告提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材料二;近几年全国各地开启“微问政”时代,政府机构开通微博,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政策信息 、沟通民意。江西出台公务用车标识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全省公务用车统一实行标识化管理,标识分为“公务用车”“行政执法”“执法执勤”这三类,标识上还有监督电话。

    (1)、从材料一可看出党中央坚持对腐败零容忍,请你说说反腐败斗争有什么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说说你打算怎样正确行使这一监督权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