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苏宜兴探索出一条和谐共生、协调共荣的绿色发展之路。而今,“绿水青山”已成为宜兴高质量发展不可代替的“金山银山”。这启示我们,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
A.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B.要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C.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
D.要实行严密的法治,依法治理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这反映出( )
A.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B.法律和道德具有同样的作用
C.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支撑作用
D.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 )
A.经济高速度增长
B.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
C.经济高质量发展
D.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
4、2023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开始施行。为配合保护法的实施,相关地区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某地启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聘任“村级普法联络员”,打通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启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的价值在于( )
①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相关地区群众法律意识
③有利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道德对法治的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0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我们要( )
A.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为了国家利益必须要牺牲个人利益
C.舍生取义献出自己全部,放弃学业保卫祖国
D.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高度统一的,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6、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图表中①-③进行填充。( )
A.①民主监督②民主协商③社会主义制度
B.①民主制度②协商民主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①民主管理②协商民主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①民主制度②民主监督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2023年秋季开学季,广西共有83所新建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校舍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3万多个。自治区政府重视教育发展的原因是(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 )
A.中国共产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决定权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制定、实施宪法和法律
C.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D.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9、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材料表明我国( )
A.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
B.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C.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
D.总体上资源紧缺
10、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大门口刻着30万的字样,目的是( )
A.让人们了解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数目
B.提人们,记住仇恨,找机会报复
C.让人们记住历史的耻辱,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告诉人们,战争的威胁时刻存在
11、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继长江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之后,我国出台的又一部针对特殊地理、特定区域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这部法律发挥的作用是( )。
①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是解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特殊问题的现实需要
②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起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③对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④对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以“新格局中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在江苏南京举办。约800位与会台商表示,始终看好大陆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对两岸产业合作与融合发展充满信心。这表明( )
A.解决台湾问题需要加强两岸体育文化交流
B.海峡两岸对实现和平统一已形成充分认同
C.台湾同胞能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D.大陆高速发展为两岸统一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13、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上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在这条道路的进程示意图中,序号处从左到右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①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②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胜利③实现共产主义
C.①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②实现强国富民③实现共同富裕
D.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4、“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亿万万中国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同舟共济、击水弄潮,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这里的“时代”和“梦想”分别是指(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本实现现代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5、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 )
①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④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启示我们( )
A.文化冲突在所难免,难以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B.不同文明应兼收并蓄,融合统一
C.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D.要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来充实自己
17、据统计,环境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表明( )
A.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是自相矛盾的
B.可以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C.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D.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难免会破坏环境
18、小闽准备以“共享发展成果”为题撰写小论文,下列选项可作为论据的是( )
A.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
B.企业增加产品研发经费投入
C.国家注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D.社区组织居民开展志愿服务
19、感知百姓心声,增强从政责任,2023年6月30日,某市政府“全媒问政”活动如期举行,目的在于促进政府作风转变、助推政府工作创新。“全媒问政”的亮点在于( )
①反映民意,推进民主选举②增强公民参与意识,激发参与热情
③有效防止政府工作人员权力滥用④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近年来,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向农村地区延伸,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赋能。某地组织“云上购”“带货官”等系列直播活动,多位地方领导化身主播,走进直播间,为家乡农产品代言。直播带货对乡村振兴发挥作用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
A.统筹城乡发展→降低农产品价格→扩大农产品销售→促进乡村振兴
B.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刺激农产品需求→带动农产品生产→促进乡村振兴
C.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农产品供给→消除市场自发性→促进乡村振兴
D.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乡村振兴
21、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古往今来,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一些人渐渐淡化了这一美德,在食堂只吃了几口就把饭菜倒掉,外出就餐往往剩下一半……这些行为造成严重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心痛。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颁布施行,引起广泛关注:
观点一:只要有了反食品浪费法,就能厉行法治、遏制住食品浪费的现象。
观点二:节约粮食是传统美德,属于个人道德修养范畴,没有必要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
阅读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以上两个观点的看法。
22、小李说:“双减政策”就是给学生减负,就是完全消除学习中的压力,让学生“轻装上阵”。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23、(厉行法治关爱成长)
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经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相较之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体例结构,本次修订增设“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两章;突出家庭监护的第一监护责任,完善国家的兜底监护责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确立了强制报告制度: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对学生欺凌进行定义,并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
看到报道,小明很高兴的说:“《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我们的合法权益就能得到保障了”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24、我区自动车礼让行人实施的效果如何?围绕这一问题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社会调查,采访了下列有关人员。
交警:“自去年起,公安系统通过多次教育宣传、引导司机和行人正确通过人行横道,教育效果很明显。同时,交警部门还在多处安装电子抓拍系统,全面实施“扣分+罚款”的双重处罚。……目前,礼让行人逐渐成为自觉行为。”
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刚开始礼让斑马线很不习惯,只是在有电子警察的路口才礼让,现在礼让行人已经深深印在头脑,成为习惯。有一次,我的同事因没有礼让行人受到处罚,跟我发牢骚。我给他摆事实、讲道理,劝说他要遵守规则。他现在做得也很好!”
(1)材料中我区实施“礼让行人”采取的做法是如何体现维护公共秩序的措施的?
(2)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还看到下列现象,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现象 | 原因 |
区法院、检察院大门上方高高地挂着国微 | ① |
公交车上,老人凭老人卡可以免费乘车 | ② |
文化宫里有一些小朋友在学刻纸,还有一些在学唱锡剧 | ③ |
25、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材料和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入冬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有网友调侃:“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专家表示,持续雾霾天气根本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燃煤、工业污染、机动车排放、城市人口密集等因素加剧了空气质量的恶化。
材料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请你我国政府部门治理雾霾提合理化建议。
(2)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
(3)某班准备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你认为在班会过程中可以设计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26、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科研人员代表时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为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请你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2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新纪元。法治的好处,在于法律具有简单明确的威慑力、执行力。酒驾、醉驾是马路头号杀手,自2012年醉驾入刑后,全国醉驾和死亡人数下降了近一半,这就是法治的力量。反腐无禁区,高官犯罪由法院公开审理并依法惩处,我国的反腐法治化道路也走的十分坚定。
(1)请你运用九年级“法律部分”的有关知识,说明三个下列观点所体现的道理。(6分)
(2)请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2分)
28、(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两幅图片分别代表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图片一: ;图片二: 。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