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京广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2298千米,运行仅8小时。它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一组是
A.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B.北京市、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
C.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
D.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2】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的省(市)与京广高铁相同的是
A.京九线
B.京哈线
C.陇海线
D.京广线
2、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A.土地 B.煤炭 C.水 D.天然气
3、下列对我国基本概况描述错误的是 ( )
A.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B. 约96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 人口超过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 56 个民族,行政区划中有四个民族自治区
4、下列不是黄土高原煤外运方式的是
A. 铁路与公路运输 B. 转化为电送出去 C. 转化成煤气送出去 D. 用船运出去
5、科学家在北美洲落基山脉上发现了大量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反映了( )
A.该地区曾经是海洋
B.人类的填海造陆能力强
C.海洋生物迁移到了陆地
D.海平面上升淹没了落基山脉
6、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气候资源
7、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说,科学家可以95%地肯定,人类活动是加剧了自1950年代以来地球变暖。如果气温再升高2℃,地球的1/4变沙漠!为了明确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和全球变暖的不良后果,下列按因果关系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②沿海低地被淹没
③冰川融化
④海平面上升
⑤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⑥温室作用使气温升高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③④②⑥
C.①⑥⑤③④②
D.①⑤⑥③④②
8、福建省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 )
A.畲族
B.高山族
C.黎族
D.壮族
9、读“中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在学习完“中国的疆域”后,对中国地理位置特点进行了归纳,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跨寒、温、热三带
B.我国地跨东西半球
C.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我国地跨南北半球
【2】小明和几位同学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进行了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
B.小李: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
C.小明: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D.小华:与以上三国对比,中国是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
10、读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与密度比重示意图,回答问题。
该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西部人口密度大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11、关于我国四大高原地表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有“世界屋脊之称”
B.青藏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C.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黑土广布
D.云贵高原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山间盆地称为“坝子”
12、关于中国人口和民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B.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漠河一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13、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海南岛 B.崇明岛 C.台湾岛 D.东山岛
1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
A.长江上游特征
B.长江中游特征
C.长江下游特征
D.长江上中下游特征
15、长江各河段中,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 )
A.沱沱河 B.通天河 C.金沙江 D.荆江
16、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与简称、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粤—桂林 B.福建省—闽—厦门
C.青海省—青—兰州 D.四川省—蜀—成都
17、按照公路的编号,北京—长沙—珠海的公路,第一位数字是( )
A. 1 B. 2 C. 3 D. 4
18、下图黄河干流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在黄河的河段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泥”,一位外国友人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造成黄河泥沙含量高的人为因素( )
A.中游河段支流较多
B.中游河段土层疏松,易溶于水
C.中游河段降水集中,多暴雨
D.开垦、采矿等活动使植被破坏严重
19、我国某地有一口水井,太阳光每年一次直射井底,则此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上海市
B.福建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湖南省
20、我国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有效措施是
A. 投入更多劳力 B. 加大化肥用量 C. 加大科技投入 D. 大力开发荒地
21、读下图,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邻国: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④__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 ⑤_________ ⑥________
海域: ⑧________
大洋:⑨__________ ⑩________
22、主要的现代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_______运输、水路运输、______运输、______运输。
23、内蒙古自治区的________和河南省的________是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处。
24、 和 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 ”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两个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5、我国陆上国界长达________,陆上邻国共有________个。
26、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你的家乡属于________聚落。
27、世界上最高大的大高原是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28、我国今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性问题主要____、____、____。
29、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基本类型.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 平原.作为聚落景观的一种标志, 并不都随着聚落的规模和性质的改变而变化。
30、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________。
31、读甲、乙两大工业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乙工业基地的性质是以____(轻、重)工业为主,图中城市①是____。
(2)甲工业基地中B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
(3)与甲工业基地相比,乙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____。
(4)为缓解甲工业基地能源不足的问题,国家建设的重要工程有____。
(5)甲图中城市A是____,经过的铁路干线是____,城市B是____,城市C是____。
32、下表为某地的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降水量,回答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绘制该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判断该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是 ,主要分布在 。
33、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__山脉C___________海
(2)答出图中A山脉以东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3)答出石家庄位于A山脉的什么方位___________?概括这一地区气候主要特征___________。
34、为研究水能蕴藏量的影响因素,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模拟实验。读图1~2,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目的】
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不同因素对水能蕴藏量的影响。
【实验过程】
【实验观察】
(1)通过第一组实验对比发现,风车②的转速更快,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大,水能丰富:同理可以发现,第二组风车________(③/④)的转速更快,实验结论是_________大,水能丰富。
【理解应用】
(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其水能蕴藏量远大于黄河,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结合图2,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填字母)河段。长江的水力发电是一种清洁、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的能源利用形式,为国家的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
35、【商贸繁荣多彩中国】《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祖国各地美食,“买遍中国·助力美好生活”则用国家平台的引领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带动全国消费市场的升级,第一站为上海市会场。读图,回答问题。
(1)以下美食与分布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
A.蓝田裤带面—山西省
B.房县小花菇—湖北省
C.乐山豆花—重庆市
D.陆川烤乳猪—广东省
(2)“买遍中国”辽宁会场临近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____,较低的水温使海产生长周期偏长,故而海鲜肥美多汁。“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伴随着阵阵手鼓,乌鲁木齐会场集市中的____族歌曲中唱出了幸福的甜味。
(3)当黑龙江会场迎来新的一天阳光的时候,新疆帕米尔高原仍然是满天星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东西跨经度广
B.南北跨纬度广
C.地形因素
D.大气变化
(4)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提出要在黑龙江省建立跨国自由贸易区,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此我国将进一步与北方最大的邻国____开展多方位的合作,深化双边贸易伙伴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