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河流的汛期,按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黄河、长江、淮河、珠江 B.长江、珠江、黄河、淮河
C.珠江、长江、淮河、黄河 D.淮河、珠江、长江、黄河
2、“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生产关乎国家安全,我国生产商品粮最多的东北平原因其土地肥沃而被称为( )
A.红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紫土地
3、因地制宜是我们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农业发展方向错误的是( )
A.甲地:发展林业
B.乙地:发展种植业
C.丙地:发展种植业
D.丁地:发展渔业
【2】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很大,判断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耕作业
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耕作业
C.大兴安岭-畜牧业
D.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
4、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是 ( )
A.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 B.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C.水污染加剧,环境变差 D.劳动力资源短缺
5、联系我国气候特点,了解气象灾害,关注水资源现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降水夏多冬少,根本原因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B.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
C.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对我们有害无益
D.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仍是世界“贫水国”之一
6、下列各组国家中,全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是()
A. 日本、朝鲜、老挝 B. 印度、文莱、菲律宾
C. 马来西亚、朝鲜、缅甸 D. 文莱、非律宾、日本
7、目前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共有
A.23个
B.34个
C.28个
D.31个
8、下列区域中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
A.深圳、山东
B.北京、重庆
C.香港、广州
D.西藏自治区、西双版纳自治州
9、风雨桥又称花桥、福桥,流行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风雨桥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B.地表崎岖,民族聚居
C.降水丰沛,河网密集
D.森林稀疏,怪石嶙峋
【2】风雨桥在桥上建廊的主要作用有( )
①遮挡阳光②保护桥梁③防治泥石流④防风避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内流河的水源主要来自
A、天然降水 B、山地降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11、读下图,四幅图均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 B.
C.
D.
12、读“我国20162020年人口统计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次
|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 ||
0-14岁 | 15-64岁 | 65岁及以上 | |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 22.8 | 70.2 | 7.0 |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 16.6 | 74.5 | 8.9 |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 17.9 | 68.6 | 13.5 |
【1】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是( )
A.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0-14岁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2】根据我国人口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严格实行一胎政策
B.大力扶持养老行业
C.减少幼儿教育投入
D.出台提前退休政策
13、读图,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
A.全年比较均匀
B.冬春多,夏秋少
C.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D.年际变化小
14、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领土最西端位于帕米尔高原 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D.中国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15、Tim假期之行的最后一站是中国,阳阳请他到“川渝火锅”店品尝美食,并告诉Tim“川”代表四川省,“渝”代表( )
A.湖南省
B.河南省
C.重庆市
D.江西省
16、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8个成员国,是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属于( )
A.南南对话
B.南北对话
C.南北关系
D.南南合作
17、下列旅游景点中,都属于自然风光的是()
A.长江三峡,北京故宫
B.桂林山水、安徽黄山
C.日月潭、秦陵兵马俑
D.万里长城、敦煌石窟
18、下列A、B、C、D四列山脉为我国地形区的天然界线,其中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 B.
C. D.
19、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般来说,图示四点中降水最多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已知A点海拔是200米,温度是20℃,若B点海拔是1200米,则该点的温度约为( )
A.8℃
B.14℃
C.26℃
D.32℃
20、随着我国的工业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创造”,其关键的影响因素是( )
A.资源优势
B.科学技术的提高
C.市场规模的扩大
D.劳动力资源优势
21、我国气候总特征是 和 .
22、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________ 牧区和________ 牧区。
23、中国四大海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七次人口普查发现,全国共____亿人(保留1位小数)。全国共____个民族。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如城乡建设乱占耕地、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不当排放土地污染等,其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6、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 ”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 个孩子政策。
27、根据所学,完成表格。
| 耕地类型 | 粮食作物 | 油料作物 | 糖料作物 |
北方 |
|
|
|
|
南方 |
|
|
|
|
28、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____、____”的特点。
29、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我国降水集中在 季节,相比之下, 季节雨水要少一些。
30、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_______、中温带、________、_______、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___________区。
31、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地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图甲、图乙、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石灰岩地貌广布的是_________(甲、乙、丙),除地震外,该区域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导致该区域发生此类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A地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该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治理其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丙中B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该地区有我国著名的轻工业基地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与其他基地相比,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
32、读中国空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一个____兼备的国家,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____丰沛,有利于农业的生产。
(2)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带,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省、____、广东省、台湾省。
(3)我国的最南端在海南省的曾母暗沙,南北跨____广,____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4)根据图中数码号所在位置,填写地理名称:⑦____(国家)⑤____ (行政中心);⑥____海峡。
33、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山脉,它注入的海域是A_____。
(2)图中的B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_____。
(3)黄河流经中游的_____高原地区,因_____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从而在下游地区形成“_____”。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图所示的是____族的民族风情。
(2)C图所示的是____族的民族风情,该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省级行政区域)。
(3)D图所示的是藏族的民族风情,该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省级行政区域),其行政中心是____。
35、读我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___,字母C所处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B省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___。
(2)我国疆域辽阔体现在:东西跨经度广,造成___差异大;南北跨___广,造成气候差异显著;自南向北濒临的海有___、东海、黄海、____,海域辽阔;邻国多,陆上国界线长,海岸线长。
(3)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____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4)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是⑩___,起止点是西宁-拉萨。
(5)沟通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铁路干线是:②____⑧____线。
(6)从郑州运送5万吨粮食到广州。比较适合的运输方式是____,中途经过的两个省会城市依次是武汉和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