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问题。
图一中,对①、②、③城市的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 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 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 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下列联合国确定的工作语言不包括
A.汉语
B.英语
C.日语
D.俄语
3、我国载人航天飞船选择的着陆地点是地形平坦开阔、人烟稀少的(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4、我国民族自治区的五大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
B.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
C.回族、藏族、布依族、满族、朝鲜族
D.回族、白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
5、下列关于海陆变迁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①海底火山爆发形成海南岛
②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可能形成大山脉
③东非大裂谷的宽度在增大
④珠穆朗玛峰在增高与板块碰撞有关
⑤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
A.①②
B.③⑤
C.①⑤
D.③④
6、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
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汉族、傣族、壮族、高山族
C.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7、下列省区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A.
B.
C.
D.
8、关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汛期较短,且含沙量都很大
B.除黄河、淮河无冰期外,黑龙江水系的冰期都较长
C.河流水位的变化不大
D.与南部的长江、珠江等河流相比,本区河流的水量较少
9、东南亚华人和华侨的祖籍主要是( )
A.广东、海南
B.广东、福建
C.福建、海南
D.广东、台湾
10、南宁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
A.位于热带
B.简称是贵
C.不濒临海洋
D.与越南接壤
11、四幅漫画中,直接反映我国人口众多的是( )
A.今非昔比
B.所剩无几
C.无奈投降
D.高难飞行
12、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提出“去产能转型”,即去除高能耗、污染大的传统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下列工业部门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航天工业
B.风能发电
C.钢铁工业
D.光伏材料
13、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2021年9月15日至9月27日在陕西举行,结合“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的运动员如果乘坐火车参加运动会,选择最合适的铁路干线应是( )
A.陇海线——兰新
B.京哈线——京广线
C.宝成线——陇海线
D.京沪线——陇海线
【2】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的铁路枢纽是( )
A.徐州
B.郑州
C.兰州
D.株洲
14、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 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B. 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
C. 气候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
D. 亚热带山地、丘陵和高原区
15、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问题.
下列四条河流中,最有可能位于丙地区的是( )
A. B.
C.
D.
16、粮食问题涉及国家安全,我国提出了确保18亿亩耕地的要求。读“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农用地总量减少状况下,我国粮食产量仍持续增产,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兴农,提高了粮食产量
B.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增加
C.围湖造田,增加了耕地面积
D.陡坡垦殖,开垦荒地
【2】下列关于我国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的熟制为一年三熟
B.B地以旱作农业为主
C.D地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F地土壤肥沃,利于大规模发展农业
【3】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珍惜土地、保护耕地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③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④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我国地大物博,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下图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下图中从M海湾运输石油到其它各地,必须经过的海峡A是( )
A.白令海峡 B.琼州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麦哲伦海峡
19、以摔跤活动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少数民族是
A. 蒙古族 B. 藏族 C. 回族 D. 朝鲜族
20、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 俄罗斯 B. 印度 C. 美国 D. 中国
21、青藏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_____米以上,地势大致从______向______倾斜。
22、将下列地理事物填入下面表格。
岳麓山、毛泽东故乡、马王堆、橘子洲、湖南省会、 钢铁工业基地、电力机车工业基地
长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湘潭 | ________、________、 |
株洲 | ________、 |
23、构成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 源区、 源区、 源区的总称.
25、为了逐渐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_____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_____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26、北京是我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 中心。
27、我国最大的盐场位于________海沿岸,我国最大的渔场位于________海海域,我国四个相邻海洋中的________海为鱼类产量和油气产量最大的海域。
28、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在_______。
29、生活在__________高原的农民,背篓是常备的用具,是因为那里地形崎岖,山路狭窄多险,挑担很不方便。
30、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_。
(2)读夏季风示意图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_______洋和南面的印度洋,盛行的是偏_______(南、北)风,气流特点是_______(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季节。②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灾害。
31、读“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气候属____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2)A是位于长江上游的特大城市(直辖市)____市。
(3)E(特别行政区)的支柱产业是____业。
(4)①____(山脉)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5)穿越南方地区的南北向铁路线有京广线、____线等(举1例)。
(6)南方地区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请列举一例该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____。
32、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山脉,自西向东注入____(海洋),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大和____最广的河流。
(2)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上或中)游河段,有“____”之称。
(3)长江通航里程长,年货运量大,有“____”之称。
(4)除洪涝灾害外,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还有____(填字母选项)。
①沙尘暴②水污染③水土流失④地震频繁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33、读我国大兴安岭两侧自然条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形区看,山脉以西是________高原,以东是________平原,该平原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是________广阔,土壤肥沃,人均耕地________。
(2)从气候类型看,甲地是________气候,乙地是________气候。
(3)从农业生产活动看,山脉以西以________(填“畜牧业”或“种植业”)为主,山脉以东以________为主,作物熟制是________。乙地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
(4)从降水来看,甲地比乙地________(填“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
(5)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大兴安岭以________(耕、林、草)地为主。
34、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暑假到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三:该区域多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 4 | 6 | 10 | 17 | 22 | 25 | 28.5 | 28 | 23 | 18 | 11 | 6 |
降水(mm) | 42 | 63 | 96 | 137 | 166 | 209 | 189 | 120 | 76 | 73 | 55 | 30 |
(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图上距离是6厘米,实际距离大约是____千米。同学们步行到A点时,测得气温是28℃,当他们到达B点时,气温大约是____℃。
(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线路的终点是____(地形部位)。
(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方向。
(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____(填数字)。
(5)某队同学在下山时迷路了,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这个提议可行吗?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
(6)由材料三判断该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
35、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______资源丰富。
(2)图中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自西向东流,这是由我国的__________因素决定的 。
(3)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______(填字母),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现象的河段是______(填字母),该河段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
(4)长江上游宜昌以西建有世界最大的水电站____工程,中下游航运价值高,被称为“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