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火山、地震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
A.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带
B.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
C.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D.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2、我国古老的气候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如“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与此谚语反映的气候特征最相符的是( )
A.青藏高原
B.东南丘陵
C.东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此谚语反映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
A.旱涝灾害频繁
B.雨热同期
C.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寒冷干燥
3、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
A.平原、高原
B.山地、盆地
C.山地、丘陵
D.高原、山地
4、图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北寒带
【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
A.陆上国界线长,邻国较少
B.跨经度范围广,四季温暖
C.幅员辽阔,山区面积较小
D.海陆兼备,对外交通便利
5、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易发生水患的原因是( )
A. 水土流失严重 B. 流经多峡谷地带
C. 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D. 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6、长江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 )
A.河道长,流域面积广
B.流域物产丰富,运输量大
C.通航里程长,运输条件好
D.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7、读图,下列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B.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C.甲、乙两地,白昼较长的是甲
D.当日,甲地昼夜平分,乙地昼短夜长
8、下列土地的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科学合理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在陡坡修建梯田
C.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在西部开垦草地,扩大耕地面积
9、某德国教授把中国分成了“金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绿色中国”主要所处的温度带为( )
A.寒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2】生活在“银色中国”的珍稀动物是( )
A.亚洲象
B.野骆驼
C.藏羚羊
D.大熊猫
【3】“金色中国”( )
A.民族以壮族为主
B.民族以汉族为主
C.绝大部分位于季风区
D.绝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
【4】与“绿色中国”相比,“黄色中国”( )
A.河流汛期更短
B.“梅雨”时间更长
C.水稻播种范围更广
D.台风登陆更频繁
10、图是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据图完成问题。
【1】图中表示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东南部相比,①线的西北部( )
A.人口分布更密集
B.人口数量更多
C.自治区数量更多
D.城市数量更多
【3】下列不属于②线的地理意义的是( )
A.800mm降水量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C.0℃等温线
D.水田旱地的分界线
【4】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的地理变化规律是( )
A.海拔越来越高
B.降水量逐渐增多
C.气温逐渐降低
D.河流水量越来越大
11、天津位于我国的
A.热带季风气候区 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12、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五种地形类型,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基本特征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形类型齐全,比例合理
C.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地形类型单一,平原面积最小
13、位于长江干流的大型水利枢纽有
A.小浪底、龙羊峡 B.葛洲坝、三峡
C.二滩、五强溪 D.丹江口、向家坝
14、下列地形区中,纬度最低的是( )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15、读下图“中国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我国得地理位置,叙述正确得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B.位于太平洋东岸
C.地跨低、中、高纬
D.地跨南北半球
【2】我国钓鱼岛位于( )
A.黄海大陆架上
B.东海大陆架上
C.南海大陆架上
D.渤海大陆架上
16、“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8年环境日主题。确立该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洗刷时大量用含磷洗涤剂
B.过节时给朋友写了好多纸质贺卡
C.将垃圾直接倒入江河
D.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
17、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
A.黑龙江省的黑河
B.黑龙江省的漠河
C.云南省的腾冲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
18、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满族
C.朝鲜族
D.壮族
19、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A.北高南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B.中高四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D.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四川盆地位于我国( )上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不属哪级阶梯
20、下列铁矿产地属于北方地区的有( )
A. 石碌和大冶 B. 马鞍山和攀枝花
C. 鞍山和迁安 D. 攀枝花和个旧
21、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的________盆地,该盆地生产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____.
22、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_______的融水。
23、在春秋季节,东北地区经常受 (灾害性天气)影响,在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受 (灾害性天气)影响。
24、读下图,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并写出所在省区的简称
A是____(山脉和省区简称),它的北侧是____(盆地)。C是____(山脉和西侧省区简称),它的东侧是____(平原和所在省区简称)。H是____(山脉和东侧所在省区简称)。
25、我国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26、(题文)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________状,规模________;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________地带,呈________状;河湖附近的聚落多呈________状或环状。
2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是位于北京城区西北的________。
28、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是西北地区和_______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29、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盆地是________。
30、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______ 部和 ______ 部.
31、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回答下列回答: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__________(河流)的水调往__________地区。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__________河道,经过江苏、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天津五个省级行政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__________水库调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级行政中心,将长江水最终调到北京和天津。
(4)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____________。
(5)我国北方缺水严重。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北方缺水严重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
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
(6)南水北调中我们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央视网2019年4月14日消息(新闻联播):六年前,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2019年3月,意大利作为G7国家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之后又一个欧盟国家卢森堡、北美洲的牙买加也宣布加入“一带一路”。至此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广。
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1)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和意大利分别属于____国家、____国家、____国家。国际上把中国与意大利、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商谈或合作分别称为____、____。
(2)习主席倡议的“一带一路”所要建设的“五路”中,针对进步、发展和环境所建设的分别是____、____、____之路。
(3)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都具有一定优势条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促进各国____,推动经济发展。在解决国际经济贸易争端方面,____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2001年已正式加入该组织。
33、读图回答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
(3)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
(4)①在 省境内;④在 省境内。
34、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图甲和“中国东、西部面积比例与东、西部人口比例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虚线是“自然地理人口线”,它起自 省的黑河,止于云南省的 .
(2)虚线以东地区,面积占全国的 ,人口占全国的 ;虚线以西地区面积占全国的 ,人口占全国的 .
(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00人以上的地区有 平原、 平原和 盆地.
(4)我国东部人口稠密的原因主要有 .
3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7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这是国内首次发布黑土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东北地区粮食调出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被誉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材料二: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水热条件,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相对较低的人为干扰程度,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又被称为气候变化“放大器”。
材料三:东北地区略图、西藏自治区略图
(1)试分析西藏自治区的城市分布特点____,试分析原因____。
(2)西藏自治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____;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请简要分析东北地区被誉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的自然原因____。
(3)“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有人提议在东北地区利用冰雪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