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有近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黄海
B.渤海、琼州海峡
C.东海、南海
D.南海、琼州海峡
2、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的迅速发展 B. 劳务输出
C. 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作用 D. 传统工业的发展
3、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区域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丰富
B.①和②区域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优越,发展特色农业
C.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③和④区域,发展农耕区畜牧业
D.划分①和④区域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4、纪录片《美丽中国》开高解说词说到:“千百年来,中国神奇的地貌景观和丰富的物种群落,一直为世人所传颂。这里有着无尽的美景: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浩瀚的沙漠、从酷热延伸到冰雪地带”,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大西洋的东岸
B.跨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
C.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邻国众多,海岸线漫长,海陆兼备
【2】材料中,我国春节期间同时出现“从酷热延伸到冰雪地带”现象,是因为( )
A.东西跨经度大
B.南北跨纬度大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地面高低起伏
5、巴西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两个大国,两国在经济发展中各有优势,同中国的经贸合作都越来越密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澳大利亚有许多“美称”,图中信息印证了澳大利亚是( )
A.“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
【2】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狂欢节和桑巴舞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
C.咖啡、甘蔗、天然橡胶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D.为了发展经济,应大量砍伐热带雨林
6、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
A.青海
B.西藏
C.云南
D.陕西
7、下面是四幅图幅大小一样的四大洲轮廓图,比例尺按照由小到大排序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①④③②
8、2022年暑假,四川彭州龙漕沟发生山洪,造成人员伤亡。龙漕沟是一处未开发景区,且多发洪水,当地村民一般不会去玩耍。当地政府也设置警示牌,志愿者也劝阻游客不要游玩。但近两年,名不见经传的龙槽沟,经过一些平台推荐,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
【1】山洪来了怎么办?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表示泥石流流动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等高线所示的地区其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
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领土最西端在青藏高原上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D.从温度带看,全部属于北温带
10、下列不属于纵贯南北的铁路干线是( )
A.焦柳线
B.京九线
C.京沪线
D.京包线
11、日本军国主义在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首先侵占中国的东北三省,这三省是
A.黑龙江、吉林、辽宁 B.吉林、辽宁、河北
C.黑龙江、山西、辽宁 D.内蒙古、吉林、辽宁
12、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台风登陆主要集中在( )
A.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B.吉林、辽宁、黑龙江、天津
C.山东、山西、河北、河南
D.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13、我国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4、我国季风显著的原因是( )
A. 地形复杂多样 B. 跨纬度广 C. 跨经度广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5、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种类较少,利用率非常低 B.人口总量增长,人均不足
C.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
16、下列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子孙后代留下灿烂文化
B.它承载着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C.为了保护,禁止参观
D.是古代文明和文化的见证
17、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 )
A.修挡土坝
B.修建梯田
C.植树种草
D.打坝淤地
18、下列图片中能够体现维吾尔族舞蹈特色的是( )
A.
B.
C.
D.
19、下列地形区与其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华北平原——黑土地
C.黄土高原——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D.四川盆地——内部低平,平原广阔
20、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华北平原地区的景象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 “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21、由图可知,我国主要地形类型所占比例:山地____%、高原____%、盆地____%、平原____%、丘陵____%
22、写出下列各省的两个简称
(1)云南省________、________
(2)四川省________、________
(3)甘肃省________、________
(4)贵州省________、________
(5)陕西省________、________
23、读中国地形图,写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1________山脉3__________山峰4________
高原A________高原B__________
平原C_________平原D__________
盆地E_________盆地M__________
半岛G_________
24、黄土高原东起 ,西至 ,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 .
25、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
26、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___________现象。
27、一吨活鱼从密山郊区的水库运往城区最适宜的交通方式是________。
28、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 区,传统民居是 ,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叫 。
29、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所表示的干湿地区名称:A ,B ,C ,D 。
(2)A与B干湿地区分界线大体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B与C干湿区分界线大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
30、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__。
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⑨________;⑩_________。
(2)地形区⑤_____________和地形区⑥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
(3)地形区⑦是_________河流①_________ 和②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
32、读“影响中国的寒潮、台风路径图”,回答问题。
【1】深受寒潮影响的①是___________省(区),该省(区)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
【2】寒潮路径B跨过②秦岭—淮河,到达③___________平原,该平原物产丰富,被称为“___________”。
【3】⑤是___________省,省会为___________
【4】由于④___________山脉的阻挡,寒潮对福建影响小;夏秋季节,台风经常肆虐福建,持续暴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5】以下哪个省不受台风影响
A.江西省
B.广东省
C.新疆
D.辽宁省
【6】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继续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B.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C.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和广告牌
D.人员勿随意外出,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33、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它来自高纬地区,性质 ,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 。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 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 季风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
(3)我们把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受此季风影响我国较为明显的范围大体到达 一线。
34、南方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物产丰富,民居独特,水能能源丰富。图示意我国南方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①是____,②是____盆地,③是____海峡。
(2)“茶乡”是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一大特色,其中,____省出产的普洱茶和“滇红”是久负盛名的茶叶品种。莲藕、椰子、竹笋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三种食材,分布在东南丘陵的是____。
(3)南方地区水电站众多,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
(4)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底层架空,楼上住人,楼顶尖、坡度大。请分析这种房屋结构的优点是____。
35、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长江横向经济带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新支撑带,同时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将形成开放新局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为____海;城市④是我国第一大城市____。
(2)图1中长江发源地所在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甲处建设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
(3)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农业发达,以____粮食种植为主。请你举例说明长江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一条即可)____。
(4)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从图1信息可以判断长江上游需要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
(5)武汉位于长江与____(河流)交汇处。
(6)下列说法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符的是( )
A.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B.退田还湖,增加流域内湖泊面积,提高调蓄洪水能力
C.借助沿江地带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D.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河湖众多,可发展水稻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