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止海洋污染恶化、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途径是( )
A. 控制发展沿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B. 烧掉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
C. 尽可能多地捕捞近海鱼类 D.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上游形成了“地上河”景观
B.中游黄土高原要加强水土保持
C.湖口和桃花峪划分黄河上、中、下游
D.黄河是我国第一大河
3、以下不符合南方地区实际情况的是( )
A.气候湿热
B.地形复杂多样
C.梯田广布
D.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4、新学期第一课,小华所在的学习小组以“我国的地理位置”为主题,借用中国疆域图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出题进行检测学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华提问小组成员,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小华抽到的试题为“在地球的五带中,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___”,他应该填的答案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温带
【3】学习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并整理了错题本,下列说法最可能被小华写入错题本的是( )
A.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
C.我国位于太平洋的东岸
D.我国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岛屿和港湾
5、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 )
A. 服务业 B. 交通运输业 C. 工业 D. 农业
6、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 气候、土壤 B. 热量、水分 C. 市场、技术 D. 地形、气候
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是()
A. 淘米水用来浇花 B. 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C. 工业污水循环使用 D. 工业用水任意排放
8、关于北京自然地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
B.北京市濒临海,海陆空交通便利
C.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北京市属温带季风气候
9、“地无三尺平”是对哪个高原的真实写照: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0、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之相吻合的是( )
A.1月份0℃等温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 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11、家住乌鲁木齐的小辰有幸能到北京观看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但是到北京后发现日出时间比乌鲁木齐早了近两个小时,小辰很纳闷。请你帮他找出主要原因( )
A.经度位置差异的结果 B.纬度位置差异的结果
C.海拔不同的结果 D.地球公转的结果
12、内蒙古高原成为我国“神舟”号飞船返回舱着陆场的地形因素是( )
A.雪山连绵,草原广布
B.地表坦荡,视野开阔
C.水田连片,河湖密布
D.地势低平,沼泽遍地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的简称是藏 B.②省的行政中心是济南
C.③是我国临海东海 D.④是我国陆上邻国蒙古
14、下列属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的有
①寒潮
②干早
③洪涝
④台风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我国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各民族均匀分布 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各民族独立集中分布 D.汉族居东部,少数民族在西部
16、以年降水量400毫米为界,可以将我国分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西北半壁普遍见到的地理景观是( )
A.沙漠牧场
B.水田旱地
C.渔场水乡
D.森林茶园
17、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可知( )。
A.长江与黄河的流量都不大。
B.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C.长江黄河都有结冰期
D.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18、下列河流干流与流入海洋的组合,正确的是()
A. B.
C.
D.
19、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家众多,人口稠密,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B.国家众多,人口稀少,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C.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旅游城市多,如威尼斯、俄罗斯等
20、下列牧区位于我国最西部的是( )
A.新疆牧区 B.西藏牧区
C.青海牧区 D.内蒙古牧区
21、四川省简称是____和____ ;山东省简称是____;湖南省简称是____,省会是______
22、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我国位于____洲东部,____洋西岸。
23、中国海域面积广大,领海宽度为__________海里。
24、我国岛屿最多的省区是 ________ ,该省境内的 ________ 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
25、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北地区A、B、C三城市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C三城市中,一月份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城市,一月份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城市。
(2)如果三城市为长春、大连和哈尔滨,则A城市是_________、B城市是_________,C城市是_________。由此可知,东北地区的气温变化特点是自南向北逐渐__________,冬季南北气温差异_________。
(3)由以上两图可知,东北地区属于____________气候,冬季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
2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降水最丰富的是_______地区,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___地区。
27、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①②③④四处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__________。
(2)②处最热月出现在______月份,说明②处处于______半球。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___
(3)A地的地形区名称为___________平原,形成的植被景观是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与图①②③④中的图_______相吻合。这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洲。
(4)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这种气候类型主要集中在______洲。B地比C地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
28、我国省名形成都有根源,河南河北是因为 ,湖南湖北是因为 .
29、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____实力和____国力的重要标志。
30、亚洲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为主。从五带的划分来看,亚洲地跨_____________、北温带和_____________,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位于亚洲的_____________。
31、“五一”期间,某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长江流域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根据图1、图2,帮助同学们解决在研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研学前]
(1)试结合图2,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____、____、无结冰期(请从流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予以具体说明)。
[研学中]
(2)第1小组发现长江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
(3)第2小组考察并了解到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有:自然原因____;人为原因____。
(4)第3小组通过对长江下游的水质检测发现,河水污染严重。你认为原因可能有____等。
[研学后]
(5)请针对本次研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治理长江的措施____;____ (至少提出两点)。
32、读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1】4个省中,①是省,②省的简称是③省的行政中心是。
【2】4个省中,有热带面积分布的是和。
33、读下图回答下题。
(1)填出各序号所代表的铁路干线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⑦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⑩__________
(2)填出各字母所代表的铁路枢纽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3)由图分析我国铁路线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并分析这样分布的原因(至少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天,印度新增新冠确疹病例首超40万例,新增死亡3523例,成为全球新冠新震中;而在历史上,印度也多次成为世界地质史上的震中。
材料二:南亚图和世界板块构造图.
(1)印度成为新冠的新震中主要和下列哪些条件在关(多选)(_____)
A.政府决策失误B.气温高C.不重视个人防护D.经济欠发达
(2)印度也多次成为世界地质史上的震中是因为印度位于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相互__________(“碰撞挤压”或“张裂”)造成的。
(3)印度新增新冠确疹病例首超40万例这天,正好是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__________季;当地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
35、(物华宝地,龙腾长江)
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图为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图中甲城市为______________,根据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分析该地区主要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濒临_____海和_____海,通过海运连接京津唐和珠三角地区,带动全国各地发展。
(3)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地带,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河网纵横,农业生产水平高,号称中国的“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游客拍摄了四幅图片,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