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低四周高
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2】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四川盆地
B.横断山脉
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没有像同纬度的西亚、北非一样成为沙漠地区,而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由于( )
A.东北信风的影响
B.夏季风的影响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地形复杂多样
3、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人口稀疏区和人口稠密区的分界线
4、下列属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的有
①寒潮
②干早
③洪涝
④台风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我国冬季海南岛鲜花盛开,而黑龙江省白雪皑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6、小敏看到一辆牌照为“冀·A78756”的大货车,可以推断该车属于
A.山东省 B.河南省 C.山西省 D.河北省
7、西北地区植被由西向东依次是( )
A. 高山灌木--高山草甸--高山苔原 B. 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寒带苔原
C. 荒漠--草原--森林 D.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8、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利用夏季高温的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湖泊发展淡水养殖
C.利用海南岛丰富的热量资源大面积种植棉花
D.在山地迎风坡利用降水较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水稻产
9、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严重,每年表土流失量巨世界之首
B.草场资源普遍超载,很多牧区产草量、草质都在不断下降
C.我国的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西部的干旱地区
D.我国的耕地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10、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的影响
②纬度位置的影响
③冬季风的影响
④海陆位置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衣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小明一家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 )
A.上海到乌鲁木齐
B.广州到武汉
C.哈尔滨到三亚
D.北京到哈尔滨
12、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台湾原住民是( )
A.高山族
B.仡佬族
C.朝鲜族
D.土家族
13、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在户外上体育课时遇到地震应尽快回到教室
B.地震发生时尽快乘电梯下楼
C.位于3楼的学生遇到紧急地震可以从窗户跳下
D.高层遇到紧急地震时可以躲到厕所角落并护住头部
14、下列对我国民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和东北地区
C.我国人口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D.我国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语言和文字
15、贝贝同学5月到河北游玩,遇到蜂农搬家,寻找新的花源地。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花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贝贝同学遇到的蜂农即将迁徙,据图推断,蜂农可以去往( )
A.去往陕西省收获枣花蜜
B.去往河南省收获槐花蜜
C.去往湖北省收获荞麦花蜜
D.去往辽宁省收获椴树花蜜
【2】蜂农养蜂随季节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①各地主要蜜源植物不同②躲避病害和虫害的影响
③同种蜜源植物各地花期不同④蜂蜜的消费量有季节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蜂农迁徙时最适宜选择(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16、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珠江没有统一的入海口,形成“三江汇合、八口分流”的独特景观。下图为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江流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东江
B.北江
C.西江
D.入海口
【2】珠江水源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雨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积雪融水
17、江西省玉山县山区面积广大,森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紧扣“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发展新思路,打开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由单一林业向复合产业发展,促使“青山”变“金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玉山县由单一林业向复合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资源丰富
B.气候条件适宜
C.发展思路的转变
D.劳动力充足
【2】“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促使( )
A.森林资源枯竭
B.生态恶化加快
C.产品单一化
D.农民收入增加
18、下列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
A.北京
B.哈尔滨
C.广州
D.武汉
19、下列河流汛期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A.长江、黄河、珠江
B.珠江、长江、钱塘江
C.珠江、长江、黄河
D.长江、钱塘江、珠江
20、大兴安岭正处于现代农牧交错地带,能正确反映其当前土地利用区域组合的图式是( )
A.A
B.B
C.C
D.D
21、洋的边缘部分称为 ,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 。
22、请选择正确的交通运输方式。
货物和数量 | 起点至终点 | 交通运输方式 |
500吨木材 | 哈尔滨—大连 | A( )运输 |
两吨活鱼 | 霍林河水库—霍林河城区 | B( )运输 |
急救药品 | 北京—武汉 | C( )运输 |
十万吨大米 | 武汉—上海 | D( )运输 |
五万吨石油 | 新疆轮南油田—上海 | E( )运输 |
2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云南省腾冲与黑龙江省 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24、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大部分人的祖籍是广东省和________省。
26、黄土地貌景观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7、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 。
28、填空题。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其中, 一线以北地区以 为主,以南地区以 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 、 和 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400毫米的 和 地区;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 地区。
29、你知道哪些人类生产和生活受气候影响的事例?
30、(题文)台湾岛上有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________。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速铁路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和河北、________、安徽、江苏省。
(2)京沪高铁南北连接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 )
①京津唐工业基地②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③辽中南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京沪高铁自南向北依次跨越了我国两条著名的大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里,在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和上海前往曲阜均只需2~3小时。游客前往泰山游览将更加便利。京沪高速铁路促进了山东________业的发展。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江流域位于粤东、闽西南及赣南,全长470 km,下游及三角洲人口稠密。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63%,以农田灌溉为主;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造纸、冶金、纺织和食品制造等耗水多;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网漏损率大,节水水平不高。流域节水设施和用水计量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1)韩江属于_________(填“内流”或“外流”)河,冬季_________(填“有”或“无”)结冰。
(2)韩江流域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4~9月为汛期,其中4~6月多_________雨,7~9月多_________雨。(从“对流”“锋面”“台风”“地形”中选择)
(3)说明韩江对流域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4)说明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主要途径。
33、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受环境、饮食习惯等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流派。目前人们广泛承认的是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称为“八大菜系”。下图“部分菜系分布图”。
材料二:山东位于黄河下游,东濒海洋,气候温和,省内汇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样性的地锐,造就了鲁菜的食材选料品种异常丰富与均衡。山东大地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加上两千多年来浸润着儒家学派“食不厌精、脸不厌细”的精神追求,终成鲁菜系的洋洋大观。
材料三: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多阴雨天,光照较少,气候湿冷,这样环境下,辣椒在给人味觉上的快感时,去除食材土腥等杂味同时,还能温暖人的身体。再比如湖南和江西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气候潮湿,吃辣促进血液循环抵御厚重的湿气,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所以,川菜的特点与当地多雨多阴天少阳光的湿冷气候有一定的联系。
识位置:
(1)从海陆分布上看,八大菜系发源地多分布于____地带。
(2)川菜对应的省份是____(填数字)。
析要素:
(3)鲁菜口味偏于成鲜,靠近我国最大的____盐场,分析春季该地有利于晒盐的气候条件是_____。
(4)葱烧海参、油焖大虾是鲁菜的经典菜品,说明所用的原料与当地地理位置的关系。
(5)川菜在炒制过程中用油极多,当地的油料作物为____。川菜以麻辣著称,水煮鱼、辣子鸡是其代表,说出四川喜辣与当地气候的关系。____
梳联系:
(6)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八大菜系代表的饮食文化特色往往依托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同时这些地区人口分布____,文化发达,使得特色饮食文化得以继承和扩散。由此发现,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34、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A____山脉,注入B____海。
(2)上中游分界点是C____,中下游的分界点是D____。
(3)黄河上游灌溉了干旱的G____平原和H____平原。
(4)水利枢纽工程①____,支流E是____。
(5)黄河下游有举国闻名的“____”,下游治理措是____。
35、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为_______山脉,该山脉的以南的地形区是_______盆地。
(2)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3)根据图2所示气温、降水量特点,判断该地位于_______气候类型区(填序号)。
(4)影响①→②→③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_______。
(5)③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名称是_______气候(填文字),耕地类型以_______为主。
(6)⑤气候类型区的名称是_______气候,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