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期,大型地理益智类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在央视播出,如果你是参赛选手,请找出下列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描述正确的一项
A.我国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C.南北跨纬度大,导致南北存在时差
D.陆上国界线2.2万多公里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2、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云贵高原
3、重庆四面山山区常见自然灾害有( )
A.泥石流、滑坡 B.沙尘暴、洪涝 C.雾霾、寒潮 D.台风、滑坡
4、农业作为我国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饭碗须得捧在自己手里。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寒潮
C.海啸
D.泥石流
5、读中国部分区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省份的最东端为黑龙江和松花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B.B处的温度带为热带,熟制为一年三熟
C.C河流图中段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D.D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热条件好,被称为“鱼米之乡”
6、家住广州的阿明,想乘火车感受我国大江南北的景观差异,他最适宜选择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广线 B.京哈线 C.沪昆线 D.兰新线
7、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
B.南方的山地、丘陵
C.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D.北方的高原、山地
8、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B. 山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
C. 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小 D.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小
9、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对图中①——④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塔里木盆地 B.②为黄土高原 C.③为内蒙古高原 D.④为柴达木盆地
10、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的基本模式是( )
A.前店后厂
B.强强联手
C.产销联合
D.联盟合作
11、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B.我国南方城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C.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小的矛盾
D.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以缓解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
12、张家界市的地层复杂多样,造化了当地的特色景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张家界市山区面积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1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苗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14、按面积大小排列的大洲正确的是( )
A.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B.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C.亚洲、南极洲、南美洲、大洋洲 D.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
15、下列运输任务与适宜的运输方式搭配正确的是( )
A.40斤柑橘由株洲运往长沙 —航空
B.2万吨铁矿石由武汉运往上海—水运
C.一箱急救药由长沙运往拉萨—公路
D.5万立方米天然气由四川运往湖南—河运
16、2019年春节,徐州的小明乘火车到乌鲁木齐旅游,沿途不可能参观到的文化古迹是( )
A.龙门石窟 B.平遥古城
C.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D.敦煌莫高窟
1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湖北省
B.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土家族
C.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D.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南
18、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和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森林资源丰富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C.水资源分配均匀
D.矿产资源种类不多
19、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下列所述不属于该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是( )
A.有众多的侨乡,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
B.农业历史悠久,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
C.经济发展居全国领先,综合实力最强
D.滨海临江,水、陆、空交通便利
20、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满族
B.壮族
C.回族
D.汉族
21、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黄河中游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__高原,这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治理的主要措施是_。
22、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工业分布密集,西部地区工业分布稀疏,呈现出沿____、沿____、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23、我国有_____个温度带,海南岛属于_______带。
24、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___大陆东部,______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5、澳大利亚最大工业中心及海港城市海滨有著名的________等建筑.
2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_____多_____少;从空间分布看: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分配_____(合理/不合理)。
27、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咸水湖分别是 和 .
28、目前,我国人口与 ______ 、社会、 ______ 、环境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29、我国沿海的________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30、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数码代表的山脉名称:①____,⑤____。
(2)写出山脉⑥西侧的地形区名称:A____高原。
(3)写出山脉⑤东侧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平原。
(4)图中地表崎岖不平的⑧是____高原,“紫色盆地”之称的⑦是____盆地。
32、读“中国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为影响我国的____(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
(2)能给我国西南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②是____(风向)季风,其来自的海洋是____洋。
(3)我们把受①和②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E称为____区,受此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其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灾害。
33、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
(1)走胡线东北段主要位于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_____,分析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走胡线的西南段是我国水能丰富地区,分析该地区水能丰富的原因。
(3)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试分析人口稠密的原因(最少两条)。
(4)陕西和山西所在地区属于_____气候,试写出该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少于2条)
34、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 兰州 | 河口 | 龙门 | 陕县 | 利津 |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 3.48 | 6.67 | 33.3 | 37.7 | 24.7 |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 1.19 | 1.67 | 11.2 | 16.0 | 11.5 |
(1)读表分析数据:黄河流经______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______。
(2)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______”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______(加快或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升。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_。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______。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______。
35、读亚洲东部、南部冬、夏季风示意图,回答.
(1)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图A反映的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____季风,图B反映的是影响我国东部及西南地区的____季风.
(2)冬季风的源地位于__和___一带.从源地向南发育成___季风和___季风.
(3)夏季风的源地位于(C)____洋和(D)___洋.从源地向北发育成____季风和___季风.
(4)一般把C和D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____区.
(5)如图A所示时,我国的气候特征主要为____;如图B所示时,我国的气候特征主要为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