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罪恶的“三角贸易”中获益最多的是( )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欧洲
2、某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部宪法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美国宪法
D.《共产党宣言》
3、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有一位大书法家博采众长,诸体兼精,后人尊称他为“书圣”。他是
A. 钟繇
B. 王羲之
C. 王献之
D. 柳公权
4、他的作品,无论是《李尔王》等历史剧,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悲喜剧,都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他”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亚
C.达尔文
D.巴尔扎克
5、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下列关于马克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B.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C.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D.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最先在意大利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
6、“电气时代”的技术革新,给所有家庭成员,特别是给家庭主妇带来了舒适与闲暇,妇女们可以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和社会活动,所以美国迅速地创立了各式各样的妇女俱乐部,这比历史上妇女参政运动的倡导者的鼓动宣传更有效力。这表明“电气时代”的到来( )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B.导致享乐主义思想蔓延
C.加快了美国城市化进程
D.提高了妇女社会地位
7、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8、下列条约中,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状况的是
①《辛丑条约》
②《凡尔赛和约》
③《九国公约》
④《联合国家宣言》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下列关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赛尔发动政变,推翻傀儡政权,建立埃及共和国
B.1959年,卡德纳斯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领导的独裁政权
C.1961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D.1999年,巴拿马正式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10、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其诞生的标志是
A.《资本论》的发表
B.成立共产主义同盟
C.发表《共产党宣言》
D.发动《宪章运动》
11、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要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需要掌握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拉丁字母
12、“以唯物史观为理论起点和逻辑主线……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思想文化领域始终面临着批判资产阶级文化的历史任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材料所述著作的发表( )
A.指导了北美人民取得独立
B.促进了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C.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D.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3、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是( )
A.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4、小李同学进行主题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他研究的主题应为( )
壁画 | 克里特岛上的彩绘壁画《渔夫》 |
图片 | 帕特农神庙遗址 |
雕塑 | 《掷铁饼者》 |
文献 | 《荷马史诗》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罗马文明
15、约翰继承了其父亲的磨坊,成为英国19世纪的一个磨坊主。他准备将磨坊搬到远离河流的曼彻斯特城中心,扩大其生产规模,改建成一家面粉厂。你认为推动其改造的科技因素是
A.蒸汽机的使用
B.劳动力充裕
C.市场更广阔
D.资金充足
16、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先民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九(2)班同学想考察古埃及文明,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资料使用的是( )
A.《世界历史》
B.《埃及神话》
C.金字塔
D.电影《木乃伊归来》
17、19世纪40年代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在其影响下国内出现了一系列报纸和出版机构。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
名称 | 地位 |
《申报》 |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大公报)《新闻报》 | 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
商务印书馆 | 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 |
新华书店 | 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
A.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B.经济的变化
C.外交事业的发展
D.科技的进步
18、下图是初一某班同学整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是美术三杰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9、《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要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
A.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B.法典强调罗马帝国境内人人平等
C.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D.法典保护每个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0、关于日本幕府统治时期政治状况的表述,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天皇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B.幕府将军完全服从天皇的命令
C.天皇决策,幕府负责日常行政事务
D.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逻辑学的创立者——
(2)创作《最后的晚餐》的画家——
(3)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
(4)领导美国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革命家——
22、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______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____________,它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3、_______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_______领导印度人民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
24、1947年_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冷战开始;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_____发展。
25、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26、日本在646年改革的领导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为波士顿倾茶事件,它是____战争的导火线,此次战争开始的标志是____,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齐聚费城,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会议委任为____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____。此次战争的转折点是萨拉托加大捷,这场战争既是____,也是____。
波士顿倾茶事件
28、北宋真宗时宋辽议和,史称 ;南宋初年 在郾城大败金军。
29、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l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__________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l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__________。
30、美国近代史上第二次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的举措是 ,通过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31、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亚欧各民族在封建时代的发展具有各自的特点。据此回答问题:
(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西欧的封建等级制 度和中国西周的分封制分别以什么为纽带?
(2)7世纪,日本进行大化改新,请问这次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3)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请指出阿拉伯人在医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 并举一例说明阿拉伯人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出的贡献。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
(1)支持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国家——
(2)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3、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请回答:
(1)文字是文明传承的一种载体。请问产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叫什么?
(2)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推动实施大化改新,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发展进程。请概述“大化改新”的政治举措,说明革新对日本社会的具体影响。
(3)阿拉伯人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请各举一例具体史实进行说明。
(4)丰富多彩的外来文化让我们应不接暇。应该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34、【 资产阶级革命 】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选自英国1689年颁布的法律文件,请你写出该文件名称?并指出该文件在英国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材料二来自哪个文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件的发布者想要废除的政府和建立的新政府?
材料三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务或职位……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材料三选自哪个文件?结合法国当时的社会状况,说明该文件的历史进步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