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思想,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思想的源头。”这里的“它”指的是
A.古巴比伦
B.古斯巴达
C.古雅典
D.古罗马
2、关于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国王的巨型陵墓
B.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C.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见证
D.是国王权利的象征
3、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下列哪一国家的内湖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
4、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要纳税,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由此可见,古代印度( )
A.物质文明灿烂
B.外族势力强大
C.社会等级明显
D.佛教主张忍耐
5、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的是( )
A.印度人
B.中国人
C.阿拉伯人
D.日本人
6、截止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出现在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7、法家在先秦的百家争鸣中出现较晚,但却异军突起,逐渐取得与儒家、道家、墨家相抗衡的地位并一度占据优势。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在于法家( )
A.比其他各家思想优越
B.强调遵循自然法则
C.明确社会尊卑等级
D.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8、如果你生活在20世纪初,你能看到哪些现象?
①电灯亮起来
②汽车跑起来
③飞机飞起来
④去太空旅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 辛亥革命 B. 国民革命 C. 红军长征 D. 解放战争
10、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法兰克王国兴起 ②西罗马帝国灭亡 ③日本大化改新 ④基督教兴起
A.④②①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11、下图中第一单元的题目应是
A.走向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2、它发表一百六十多年以来,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理论指导,对我们今天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里的“它”指的是( )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共产党宣言》
D.《人权宣言》
13、吉田茂是日本二战后的第一任首相,他在著作《激荡的百年史》中指出:日本经济发展不仅有内部调整,还有“生逢其时,凭借幸运的一面”。这里的“幸运”指的是
A.允许土地买卖
B.美国的大力扶持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发展“新经济
14、下面是某本书的中文版目录(部分),由此可知这本书是( )
A.《物种起源》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资本论》
D.《共产党宣言》
15、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然抬出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来祭拜,但他们不过是借尸还魂,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而已。这些思想家“心中的块垒”是想
A.摆脱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束缚
B.重建希腊罗马文化的辉煌
C.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更大突
D.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6、19世纪英国和爱尔兰曾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天早上挨家挨户拜访客户,或用短棍敲门或用长杆敲窗(见下图),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上述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 )
A.欧洲大学的兴起
B.工人运动的需要
C.城市的迅速扩大
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17、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早期,各城邦国家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城邦统治者则是这些神任命的人间代理人后来古巴比伦信仰的马尔杜克神逐渐成为超越于众神之上的至高神、宇宙神,他拥有50个以上的头衔,汇聚了古代两河流域主要神祇的宗教属性。这反映出( )
A.两河流域出现统一趋势
B.奴隶主与奴隶矛盾尖锐
C.君权神授观念受到挑战
D.外来文明影响宗教形态
18、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19、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中最强大的是( )
A.意大利
B.法兰克王国
C.英吉利王国
D.法兰西王国
20、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说道:“在这个时期,以重工业为优先的工业化,在苏联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乌克兰到西伯利亚,无数工业城市拔地而起。其基础就是“五年计划,在这个计划中,由国家具体规定生产的物品、时间、地点、厂家、质量和价格。”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经济的特点有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 ②管理高度集中 ③经济发展迅速 ④所有制单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________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630年,________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他的统治地位,半岛基本统一。
22、根据下面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前27年罗马帝国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____。
(2)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百科全书式古希腊著名学者是______________。
(3)为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颁布《民法典》,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是______________。
23、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____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4、将与下列表述对应的重要历史人物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探索了物种起源和进化的规律,发表了《物种起源》的英国生物学家是__________。
(2)公元前18世纪,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古巴比伦国王是__________。
(3)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
(4)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达到全盛时期的执政官是__________。
(5)坎尼战役是世界军事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其迦太基的将领是__________。
(6)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的皇帝是__________。
25、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发展与其历史上的两次战争分不开,其中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转折点是______。
26、科技、思想、文化、艺术成就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写出下列相关人物或相关事件。
(1)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他把古代希腊悲剧艺术推向成熟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27、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___》,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从此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8、______年,在孝德天皇主持下,日本开始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进入封建社会。______年, 倒幕派发动了“王政复古”政变,结束了幕府统治,开始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或地区。
(1)金字塔,法老的陵墓,文明的象征——
(2)《汉谟拉比法典》,完整的成文法典——
(3)种姓制度,佛教文明,影响至今——
30、根据提示信息,填出相关历史知识。
① 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②18世纪,英国在印度进行大肆掠夺和野蛮扩张的代表人物是 。
③美国独立战争中扭转战局的战役是 。
31、英国工业革命也被人们习惯上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也是英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变革。请回答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期?与中国洋务运动和新中国一五计划相比,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还是重工业?
(2)英国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这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发明了什么机器?是由哪位纺织工人发明的?
(3)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蒸汽动力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蒸汽动力的使用在陆地上出现了哪种重要交通工具?是哪位发明家的成就?
(5)英国工业革命大体上什么时期完成的?
(6)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结构、对广大亚非拉国家、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32、红船领航100载,搏风击浪一帆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山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100年波澜壮阔,100年壮丽辉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标志着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事件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一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其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共“七大”确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共“十五大”又把什么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会议上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5)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前时政,我们党和政府为了让人民活的幸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点)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2:“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3: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请回答:
①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
②对阿拉伯半岛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4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的是什么宗教?对我国影响最的是什么宗教?
34、探究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
另一场战争历时6年,世界80﹪人口被卷入战争,战场遍布欧、非、亚及太平洋岛屿,参战国和地区达60余个,武器(如原子弹)的破坏力更强。全世界军民死亡6000多万。
材料二 经过二战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苏联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冷战;二战期间,各交战国为了适应战争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了许多新式武器装备。如喷气式战斗机、火箭炮、V——2弹道火箭、原子弹及雷达等。
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民族解放力量得以增强,民族解放运动在战后蓬勃开展起来;战争彻底打垮了德、意、日帝国主义国家,消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使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体系开始崩溃;战后使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范围,中国、朝鲜、越南和一些东欧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和“另一场战争”分别指的是哪场战争?这两场战争相距多少周年?
(2)综合上述材料,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