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 1912 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他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已做好决定城市,各城市中希腊式的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业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这段话强调了
A.希腊文化的东方化
B.希腊文化的优越性
C.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D.东方文化的希腊化
3、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战后成立联合国……。以上决定应出自
A. 华盛顿会议 B. 巴黎和会 C. 雅尔塔会议 D. 开罗会议
4、有学者曾说道:“美国的宪法首先把官想象成恶人,然后再用法律限制他。制度上设计好了,想作恶没那么容易。”材料中“设计好了”的制度是( )
A.君主立宪制
B.三权分立
C.联邦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下列相关重大理论成果,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6、《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原型是
A.老子 B.穆罕默德 C.乔达摩·悉达多 D.耶稣
7、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为西欧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材料评价的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伊斯兰文化
D.拜占庭文化
8、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
A.联邦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两党制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9、评价历史事件要秉持唯物主义史观,一分为二,全面评价。下图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亚历山大东征
C.伊斯兰教的传播 D.西欧大学的兴起
10、小明喜欢旅游。暑假他游完了下图所在的景点。请你判断,他旅游的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中国
D.巴西
11、“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件大喜事。”材料叙述的是
A.重庆谈判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D.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12、历史学家张海鹏教授评说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时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小明同学画了如下图示,那么A段“开始下降”和B段“降到谷底”分别始于
A.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评价正确的是
①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
③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
④“非暴力”的局限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评价1787年宪法时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马丁·路德·金意在强调1787年宪法( )
A.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激发了美国人民反英斗争的积极性
C.深深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D.设计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制度
15、玻利瓦尔、林肯和左宗棠都具有的共性( )
A. 领导独立战争 B. 抗击殖民侵略 C. 维护国家统一 D. 赢得后人尊敬
16、九年级二班王强同学在学完一章节历史课后,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右图)。根据卡片可知,王强同学这一章节历史课的专题应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西欧走出中古时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欧美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
17、下列观点和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
A.一切顺其自然,要“无为而治”
B.主张勤政,反对苛政和滥杀
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18、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其中,为管理西南地区设置的机构是( )
A.北庭都护府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
19、公元前6-前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在恒河边思考”的思想先哲创立了哪个宗教?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0、归纳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某同学分析“文艺复兴”“英国的新生”“美国的独立”“法国大革命”等事件发生,得出事件发生相同的原因是( )
A.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21、1861年______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917年的______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2、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颁布的《_____》对当时欧洲其他地区以及后世的历法都有深远影响。
23、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古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建筑上,雅典的________是典型代表。
24、美国历史上名帅辈出,________领导北美人民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_______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5、1914年6月28日,发生在_____(地点)的费迪南大公夫妇被刺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26、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代表性成果“珍妮机”的发明者是_____,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耐用碳丝灯泡,被誉为“将电的福音带到人间的天使”,说的是发明家_____。
27、__________年,林肯颁布了______________,满足了普通民众获得土地的愿望,对于争取西部农民支持北部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28、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______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____________,它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9、1777年的__________战役,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__________,法国大革命序幕拉开。
30、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31、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8世纪前期,在法兰克实行有条件土地分封,形成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的改革是哪次?
(2)日本历史上实现社会转型的两次改革分别是什么?
(3)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什么?19世纪60年代,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
(4)20世纪初,苏俄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采取了哪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5)美国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32、读下图,回答问题。
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
(1)上图中A地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
(2)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其诞生于哪一年?
(3)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33、简答题
1.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庭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作为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加之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拜占庭保持了帝国的稳定与繁荣。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倍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材料三 “古代中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它的许多城市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但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以天朝自居,闭关锁国,明显地落后了。”
(1)罗马帝国在什么时间分裂?
(2)西罗马帝国于何时在谁的打击下灭亡?
(3)请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想一想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4)列举中国古代繁华的城市四座。
(5)拜占庭帝国的衰落与中国明清时期的衰落有什么共同点?
(6)这两则材料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