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 ]
A. 西亚——白种人——佛教——发展中国家
B. 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发展中国家
C. 美国——白种----基督教——发达国家
D. 日本——黄种人——日语——发展中国家
2、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下表是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 普查 | 大陆地区 人口总数 (亿) | 0~14岁人 口占总人口 比重(%) | 15~59岁人 口占总人口 比重(%) | 60岁及以上 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 | 城市化 水平 (%) | 每10万人 受本科教育 比重(%) |
第六次 | 13.43 | 16.60 | 70.14 | 13.26 | 49.68 | 8.93 |
第七次 | 14.12 | 17.95 | 63.35 | 18.70 | 63.89 | 15.47 |
【1】对比两次人口普查,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劳动力比重上升 ②受教育程度上升 ③总人口减少 ④城市化水平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D.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调
【3】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我国人口总数为13.7亿,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导致广东取代河南成为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外来人口数量增多
③工业发达,城镇密集 ④人口素质高,生育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北回归线从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 )
A.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B.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C.台湾、福建、广东、海南 D.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4、关于我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平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B.我国的平原和丘陵分布在中部
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交错分布,山区面积广大
D.我国山脉的走向大部分为西北—东南走向
5、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指(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6、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省是( )
A.山东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河北省
【2】海②的名称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下列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A.高纬度气温高,低纬度气温低 B.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C.同纬度,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D.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8、“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 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对小明爸爸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的描写。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A.我国跨经度大
B.我国跨纬度大
C.我国地形复杂
D.距海远近不同
9、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 )
A.这里地形平坦,修路成本低
B.西部以铁路为主,东部以公路为主
C.经济发达,城市人口集中
D.可供交通建设的土地多
10、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
A.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帕米尔高原
C.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D.曾母暗沙
11、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和面积最大的岛屿分别是( )
A.亚欧大陆马达加斯加岛
B.澳大利亚大陆格陵兰岛
C.美洲大陆格陵兰岛
D.非洲大陆新几内亚岛
12、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区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①山脉的名称为( )
A.横断山脉
B.祁连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昆仑山脉
【2】②山脉北侧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云贵高原
【3】③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其中不包括( )
A.1月0℃等温线分界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分界线
C.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
D.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13、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14、下列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
A.广东——鲁——广州 B.湖北——鄂——长沙
C.湖南——湘——长沙 D.江西——粤——南昌
15、我国地势呈西高东低的三大阶梯,左图中最能反映右图地势特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中与河流无关的是( )
A.闽 B.湘 C.滇 D.赣
17、下列山脉走向与长白山走向一致的是( )
A.南岭
B.巫山
C.横断山
D.天山
18、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的自然因素是( )
A.植被土壤
B.地形地势
C.气候
D.地理位置
19、下列做法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不相符的是( )
A.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B.买了好多张纸质贺卡,节日时给朋友们送去祝福
C.推广使用节能灯具,人走灯灭
D.买菜提起菜篮子,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20、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A.东南沿海多 西北内陆少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渐增
C.东少西多 南少北多
D.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冬、春季明显少
21、在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是 ,面积最小的洲是 。
22、中国的四大鱼场中,最大的是__渔场.
23、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东临_________海、_________海。
24、我国地势总体上具有 ( ) 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我国的第 ( )级阶梯。
25、选择合适运输方式
(1)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________
(2)北京一箱急救药品运到昆明________
(3)一批由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由满洲里运到天津________
(4)从武汉到九江旅游,欣赏长江风光________
(5)在秦皇岛港将煤运到广州________
(6)从青岛运一吨海鲜到济南________
26、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27、将下列各地形特点与对应地形区组合配对。
答:(1)①配____(2)②配____(3)③配____(4)④配____
28、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
2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该地区的________盆地。
(2)乙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乙图中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
(3)A、B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淮河,造成两地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丙图所示地区中,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C地是________(填农业类型)。
(5)丁图中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形成“前店后厂”的基本模式,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是________。
30、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把____称为“黄土地”。
31、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面问题
(1)图中字母A、B、C、D所示的是我国一些主要的山脉,请根据要求填空:A____(山脉)东侧的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B____(山脉)西侧的地形区的地表特点是____。D的东侧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____-----巴颜喀拉山----____。其分界线大致与____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同。
(3)①所示的城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②所示的城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
32、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问题。
(1)④是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⑤是_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
(2)与④相邻的城市②是_________市,与⑤相邻的城市③是_________市。
(3)写出本区我国最重要两条铁路线名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3、读北京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北京总体地势特征是____。
(2)北京属于____(填干湿地区)。近几年北京主要的供水源地密云水库的水量日益减少,说明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____,请提出一项解决办法____。
(3)从北京郊区密云水库打捞的1吨活鱼运到北京城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____运输。
(4)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____。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其中A是____板块,B是____板块,C是____板块。
(2)甲、乙两带都是全球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其中乙位于____火山地震带。按照板块构造理论,板块和火山地震的分布有什么规律?____。
(3)欧洲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是A板块和B板块的____(运动形式)而形成的。
(4)世界上有火山活动的国家有很多,其中富士山是____国家著名的活火山。
35、长江是中国大地的“金腰带”,它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长江流域内各地区协同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图为中国部分区域相互联系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地形区),一路向____奔流入海,其发达的水系,沁养着中华大地。
(2)长江上游成渝地区的河流因____、____,所以水能丰富;区域内____储量大,这些清洁能源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3)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完成下面的结构图,说明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的支撑保障作用。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4)长江三角洲居于东部大陆海岸线的____位置,向北、向南辐射影响____和粤港澳大湾区。为提升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应进一步( )(选择填空)。
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②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④增加清洁能源输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