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某在家中容留未成年人潘某、敖某吸食含有新型毒品的“电子烟”。法院判决张某容留他人吸毒罪,处以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这告诉我们( )
①青少年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②有期徒刑和罚金都属于刑罚中的主刑
③张某的行为属于违反行政法律法规④预防犯罪,需杜绝青少年的不良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小亮所在的小区全面推行了垃圾分类,但总有一些居民依然乱扔垃圾。面对这种情况,小亮应该( )
①遵守规则,宣传知识②勇敢制止,惩戒对方
③毫不理睬,事不关己④劝导对方,维护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漫画警示我们( )
①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②正确享受网络生活
③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以上都是
5、“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1935年引入中国,但后来泛滥成灾,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可谓是黄花到处寸草不生,故有“霸王花”等恶名。由此可见,外来物种入侵直接影响我国( )
A.生态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安全
6、台海局势因为岛内“台独”分子勾结美日等外部势力,持续展开挑衅行动而愈发紧张。为震慑台独分子,解放军空军出动多架次军机在台海周边空域展开巡航活动,海军军舰也执行了一次次联合战备警巡。对此材料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旺
②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不值一提
④要坚持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相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3年11月26日,肇庆马拉松在肇庆古城墙的朝天门前鸣笛开跑,本次活动由来自广东理工学院、肇庆学院等五所高校,共计2000余名志愿者参加,志愿者们为肇庆马拉松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服务保障。这体现志愿者( )
①以青春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关注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参加社会建设
③践行法定义务,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④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周末,吴希一家组织去网红地梅洛古镇打卡游玩,并邀请了他的邻居和同学。下列关于吴希的社会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与邻居是业缘关系
B.与同学是地缘关系
C.与爸爸是血缘关系
D.全家都是血缘关系
9、2023年3月6日,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某校初二班级组织学习两会内容。学生们想通过网络“我给两会捎句话”通道提出建议,这体现了( )
①互联网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②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互联网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开展经济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下列对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无所不能,能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③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④法律是最刚性的行为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八年级的晓芬同学学习了思维导图,并尝试归纳知识点。下列能用该思维导图(包含与被包含)表示的是( )
A.Ⅰ自由、 Ⅱ规则
B.Ⅰ道德、Ⅱ法律
C.Ⅰ犯罪、 Ⅱ违法
D.Ⅰ道德、Ⅱ诚信
12、某班级正开展班干部竞选活动:小丽擅长唱歌和跳舞,她决定竞选文艺委员:小花口才较好,又有文学特长,她打算竞选宣传委员;小赵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强,他计划竞选班长。这告诉我们( )
①要主动承担班级责任
②承担责任应结合自身情况作出合理选择
③可以找各种理由逃避责任
④喜欢做的事就积极承担,不喜欢做的事就坚决推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2年3月,甘肃省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在某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陈某酒后因琐事与妻子发生争吵,将位于4楼家中的两盆盆栽从窗户向外扔出,致楼下停放的车辆多处受损,其行为情节严重,已构成高空抛物罪。涉案人陈某被依法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对此,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
A.陈某的行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法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C.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抵制高空抛物行为
D.拘役四个月属于附加刑,罚金1000元属于主刑
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耀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最合理的是( )
①“人人平等,天下为公”——遵守社会规则,正确对待竞争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让父母安享天伦之乐,是儿女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好好学习,是学生的责任……这段话说明( )
A.责任主要来自于对他人做出的承诺
B.不同的角色往往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C.在社会舞台上我们扮演着不同角色
D.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对他人社会负责
16、2023年的国庆节,中学生小华过得非常充实。10月1日至2日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收玉米,体会农村劳动的苦与乐。10月3日至4日和同学一起参观了黔东南州博物馆,被厚重的文化深深震撼。5日参加社区“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卫生的重要性。从小华的活动感悟出( )
①在体验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 ②人在社会中只能获得物质支持
③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年6月,周某在某公寓32楼楼顶天台向地面人群投掷砖头,砸中楼下行人娄某,致其死亡。经法院审理判决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此案例启示我们( )
①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②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③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④要认清犯罪危害, 自觉远离违法犯罪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8、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3.76万名赛会志愿者“小青荷”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远道而来的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志愿服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积极服务社会,获取物质回报
B.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C.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
D.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19、2023年的“3·15”晚会曝光了“调出来的假香米”、“打脸”化妆品、苦情戏的“局中局”、“谁在操控网络水军”、“藏在头上的刀片”等问题。当你因上述问题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下合法维权方式次序合理的是( )
①通过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解决
②自行与商家和解
③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20、2023年5月30日,神州十六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由3名航天员共同完成,他们是航天员景海鹏(山西籍)、朱杨柱(江苏籍)、桂海潮(云南籍)。三位航天员的社会关系属于( )
A.地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业缘关系
D.血缘关系
21、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进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国家要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
有人说:维护安全靠国家,与你我没关系。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辨析。
22、2022年1月1日,《民法典》实施一周年纪念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推出的五集纪录片《民法典进行时》。通过《价值引领》《生命尊严》《创新发展》《顺应时代》《以人为本》五个层次,展现民法典实施一年来,民事权利保护进入了“法典”时代,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展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显著变化,呈现法律条款在基层实践中的落地生根,揭示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新高度。从“摇篮”到“坟墓”,从人格尊严到生活幸福,从财产安全到交易便利,民法典为百姓各项民事权利保驾护航,是一部真正的“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据此有同学认为:“只要国家不断加强立法,就能尊重和保障人权。”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23、从众心理就意味着随大流,人云亦云。
24、 唐代金昌绪写了这样一 首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 辽西。”诗歌描写了一位妇女梦见自己去看望远在辽西 征战的丈夫,却被窗外黄莺鸟的叫声惊醒美梦,于是走 出去打树上的鸟儿。
诗中这位妇女的表现属于哪一类情绪?这种情绪对人的生活有什么消极影响?
25、 南京理工大学启动“暖心饭卡工程”,针对该校贫困生进行“精准援助”,解决他们的一日三餐问题。具体做法是给贫困生伙食金额补贴,“直接打人饭卡”,被援助者不需申请,不用审核,甚至完全不知情。为了让这样的暖心工程惠及更多的贫困生,“暖心饭卡工程基金会”同时开展了面向南理工校友和教职员工的捐赠活动,大家纷纷尽自己的能力解囊相助。
(1)南理工的“暖心饭卡工程”及捐赠活动对我们“关爱他人”有何启发?
(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默默付出。当你想到这一点,你今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26、公民权利行使不可滥用。在我国,公民行使权利有何限制?
27、 近日,一篇“痛心!四川大凉山眼看大雪封山,50万斤盐源脆甜丑苹果抢收不及,求你帮老人孩子度过这个难关!”的不实贴文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和朋友圈“病毒式”扩散。该公众号的不实宣传,给大凉山和盐源苹果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
请你谈谈网络作为工具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28、材料一:“祖国我赞美你,赞美你的美丽、悠久,我们因你而骄傲、自豪,你的子女还会继续为你谱写出更辉煌的前程。
材料二:奶奶告诉我:宁念家乡一撮土,不恋他国万两金。
爷爷告诉我:国泰民可安,国强民可富。
爸爸告诉我:家和日子旺,国和万事兴。
妈妈告诉我:大河有水小河流,国有村有家才有。
叔叔告诉我:位卑未敢忘忧国。
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材料一中祖国美丽、悠久,哪些方面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2)材料二中长辈们的话分别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我们与祖国共命运,为祖国谱写前程,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