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雅安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徴的变调,音调激愤。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

    D.重阳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

  • 2、在下列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前方是一个古老的球场。 岁月和风雨的侵蚀,球场的大部分建筑已倾塌, 透过这些断壁残垣,依稀可以想见当年比赛的热烈场面。可以说,古代体育运动, 开启了人类逐步进入有序竞争的序幕, 是人类力与美结合最早开出的一朵灿烂之花。

    A.由于       但是       不仅       

    B.由于       而且       因为       所以

    C.虽然       但是       不仅       

    D.虽然       而且       因为       所以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六七十岁的老人________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何况我们这些年轻人呢?

    ②他这个设计方案,我认为有多处不妥,________应该再让大家讨论讨论。

    ③日晕发生的时候,金顶上空先出现了环绕太阳的晕圈,后来________形成了两个相交的椭圆。

    A. 还 似乎 逐渐   B. 也 好像 逐渐

    C. 还 好像 逐步   D. 也 似乎 逐步

  •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宋代文人画在有限的画面中寄托了很多“画外之音”。在文人画中,山水、花鸟(1)是自然景物,(2)是图像作者书法人品、修养、情感的载体。(3)有学者(4)认为,宋代的文人画为了表现某种“理”,(5)刻意寻求一个合适的象征物,这种途径的创作(6)使象征带上了明显的斧凿之痕。

    (1)  (2)  (3)  (4)  (5)  (6)

    A. 不但 而且  所以   /   因而 难免

    B. / 更   因此 当然 总是 未免

    C. 不仅仅  还   /   甚至 而 不免

    D. / 还   因而 可能 难免 当然

     

  • 5、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定语后置句式的一句是(  )

    A.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C.项王自度不得脱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对下列环境描写,判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那雪下得正紧。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④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

    A. 全部的环境描写,为小说人物的活动设置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为人物活动渲染了气氛。

    B. 环境描写中风雪的变化层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情节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C. 第①句描写风雪初起,照应了本文的回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与后面的环境描写相互照应,使全文的结构更加紧密。同时,典型的环境描写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D. 第④句称这场大雪为“瑞雪”,暗示了林冲的命运的转折,表现了作者的态度。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六位经过磨炼终担大任的人,其中讲舜的句子是“__________”讲傅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一句直接点明阿房宫占地广阔,而“________”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音乐演奏的一种特殊效果:虽然中间暂时停顿,但听众仍会沉浸在原来的审美情境中。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将当时一般人与古圣先贤进行对比,批判了前者不愿从师学习的错误态度。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借景抒怀,展现出作者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荆柯刺秦王》)

    (2)______________,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4)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5)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描写秦王的奢侈无度和残暴统治,让百姓心中充满恐惧且极度憎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琵琶女在梦中忆起昔日锦绣年华而感伤落泪的情形。

    (3)古人常把“丝竹”这一代表音乐的意象写入诗文,借此来表达内心的各种情感,如“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鴳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若,但末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士宗,字公彦,潍州昌乐人。举《五经》,历审刑院详议、编敕删定官,提点江西刑狱。侍讲杨安国以经术荐之,仁宗御延和殿,诏讲官悉升殿听其讲《易》。明日,复命讲《泰卦》,又召经筵官及仆射贾昌朝听之。授天章阁侍讲,赐三品服,加直龙图阁、天章阁待制、判流内铨。

    李参、郭申锡有决河讼,诏士宗劾之。士宗言两人皆为时用,有罪当验问,不宜逮鞫,于是但黜申锡为州。进龙图阁直学士、知审刑院、通进银台司。

    仁宗神主祔庙,礼院请以太祖太宗为一世,而增一室以备天子事七世之礼。诏两制与礼官考议,孙抃等欲如之。士宗以为:“在礼,太祖之庙,万世不毁;其余昭穆,亲尽即毁,示有终也。自汉以来,天子受命之初,太祖尚在三昭、三穆之次,祀四世或六世,其以上之主,属虽尊于太祖,亲尽则迁。大抵过六世则迁其主,盖太祖已正东向之位,则并三昭三穆为七世矣。唐高祖初祀四世太宗增祀六世太宗祔庙则迁弘农府君高宗祔庙又迁宣宗皆前世成法惟明皇九庙祀八世于事为不经。今大行祔庙,僖祖亲尽当迁,于典礼为合,不当添展一室。”诏抃等再议,卒从八室之说,议者咎之。

    英宗在位日浅,于政令未及有所更制。然以吏习平安,慢于奉法,稍欲振起其怠惰。三班奉职和钦贷所部纲钱,至绞,帝命贷死免杖,刺隶福建路牢城。士宗请稍宽其罪,帝曰:“刑故而得宽,则死者滋众,非‘刑期无刑'之道。俟有过误,贷无伤也。”出知青州,入辞,英宗曰:“学士忠纯之操,朕所素知,岂当久处外。”命再对,及见,论知人安民之要,劝帝守祖宗法。御史言其罕通吏事,且衰病,改沂州。

    熙宁初,以礼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一。士宗以儒者长刑名之学,而主于仁恕,故在刑部审刑,前后十数年。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唐高祖初祀四世/太宗增祀六世/太宗祔庙/则迁弘农府君/高宗祔庙又迁/宣宗皆前世成法/惟明皇九庙祀八世/于事为不经

    B.唐高祖初祀/四世太宗增祀/六世太宗祔庙/则迁弘农府君/高宗祔庙又迁宣宗/皆前世成法/惟明皇九庙祀八世/于事为不经

    C.唐高祖初祀四世/太宗增祀六世/太宗祔庙则迁弘农府君/高宗祔庙又迁宣宗/皆前世成法/惟明皇九庙祀八世/于事为不经

    D.唐高祖初祀/四世太宗增祀/六世太宗祔庙/则迁弘农府君/高宗祔庙又迁/宣宗皆前世成法/惟明皇九庙祀八世/于事为不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一般指我国儒家典籍《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是历代儒家学子核心研习的书经。

    B.经筵官,宋朝经筵曾设翰林侍读侍讲学士、崇政殿说书等讲读官,统称经筵官,为皇帝讲史释经,并备顾问。

    C.太祖、太宗,是古代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一般在即位之初拟定。

    D.致仕,指古代官员七十岁正常退休,有疾患则提前。官员致仕后的俸禄及其他待遇,与其致仕时官品、功绩有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士宗才华出众,腹有经纶。精通《五经》,被侍讲杨安国推荐给圣上,接连两日讲《易》和《泰卦》,皇帝都命讲官、经筵官及仆射去听讲。

    B.卢士宗才能卓越,甚受重用。他历任审刑院详议、编敕删定官等职。后因经术授天章阁侍讲,赐三品服,加直龙图阁、天章阁待制、判流内铨。

    C.卢士宗忠于礼仪,坚持己见。在天子宗庙的规制上卢士宗据理力争,认为自汉以来七庙已成定法,再增一庙不合礼制。最终他的意见未被采纳。

    D.卢士宗仁心仁政,主于仁恕。李参、郭申锡因黄河意见不合打官司,卢世宗为他们求情。后来他还请求英宗放宽对三班奉职和钦的处罚,稍降其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宗言两人皆为时用,有罪当验问,不宜逮鞫,于是但黜申锡为州。

    (2)出知青州,入辞,英宗曰:“学士忠纯之操,朕所素知,岂当久处外。”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美院的一名研究生为了完成毕业设计,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北京的一条“无名”道路,并贴上自制的路牌。随后,国内多种主流网络地图收录了该路名;路政工程按此路名对该路段路灯统一编号。市民反映,用此路名定位后,快递、外卖等服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了。

    我国《地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未经批准,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决定路名。”有关部门表示,早在2005年这条路已经被命名。近日,“假”路牌被拆除。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