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
A. 南高北低 B. 西北高东南低 C. 东高西低 D. 东北高西南低
2、世界上最大的山系是( )
A.阿尔卑斯山系 B.喜马拉雅山系
C.阿巴拉契亚山系 D.科迪勒拉山系
3、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相符的是( )
A.安徽-湘 B.福建--闽
C.湖南--赣 D.山西--山
4、当前,我国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是因为:( )
①人口基数大,净增长多②人口素质不断提升③放开了二孩政策④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加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
A. 高架屋 B. 冰屋 C. 窑洞 D. 四合院
6、如下图是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一种模拟实验(实验中都使用黏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模拟实验,反映的影响水土流失因素是
A.地表土质
B.植被疏密
C.坡度陡缓
D.降水强度
【2】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的是
①在陡坡开辟耕地
②在缓坡修建梯田
③打坝淤地
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据右图中信息推断,该区域水库的最突出作用是
A.水力发电
B.发展旅游
C.拦蓄泥沙
D.水产养殖
9、如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工程所在河段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A.河流自西向东流
B.河流流域面积广
C.对电能的需求量大
D.河流落差与流量大
【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甲处河段发展航运的优势是( )
①结冰期短②河流汛期长③径流量大④河道宽、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甲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是( )
A.气候变暖,高原湿地消失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用水不当,土地荒漠化
D.工业密集,水污染多发
10、小明从天津乘船到海南的海口市,依次经过的海洋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黄海、渤海、南海、东海
C.东海、黄海、渤海、南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11、参加2017年10月11日-15日在广西桂林举办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外国朋友想参观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最好去
A. 广西 B. 云南 C. 四川 D. 湖北
12、春节时,下列地区中最温暖的是
A. 四川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海南岛 D. 台湾岛
13、我国土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下列地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的是( )
A. 东部季风区 B. 青藏地区 C. 西北内陆地区 D. 西部非季风区
14、读北京、上海气候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比上海大
B.北京在暖温带,上海在亚热带
C.北京属于半湿润地区,上海属于湿润地区
D.如果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即进入雨季,北京雨季是2个月,上海是5个月
15、读图,完成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相比,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 )
A.水量丰富
B.含沙量更小
C.汛期更长
D.有结冰期
16、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数量巨大的泥沙对下游产生了影响,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洪水泛滥
B.②—枯水时期,河床暴露
C.③—风沙源地
D.④—水质浑浊,引水灌溉
17、广东省的潮州春卷属于( )
A. 川菜 B. 湘菜 C. 粤菜 D. 闽菜
18、暴雨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长时间的暴雨容易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地段,造成洪涝灾害。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洪涝灾害面积为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当遭遇暴雨天气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开地势低洼处,路面有积水时谨慎行走,避开下水道井口
B.车辆经过有较深积水的路段时,车辆被动熄火,这时应该打着车辆继续前进
C.尽快离开棚户房之类的简易或破旧房屋,转移到坚固的房屋内
D.因为降水量太大而导致交通不便,可以不去上学
19、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集中分布在( )
A.西部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 D.青藏地区
20、下列关于中国位置和疆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②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③总面积960平方千米 ④领海宽度为12海里
⑤第一大岛是钓鱼岛 ⑥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①④⑥
21、下图是广州某一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示意图,这一天可能是( )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2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可知,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呈三级阶梯分布。
(2)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A________、B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巫山、雪峰山。
(3)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的落差________,水流速度快,蕴藏丰富的________资源。
(4)中国地势特点的优势:对气候:________,对河流:使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___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5)我国地形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由此可知,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3、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是台湾山脉的最高峰________。
24、 和 是我国的主要淡水资源。
25、我国最大内流河的名称 。
26、人种的不同是人的 的差异,种族没有优劣之分
27、下图是____标志。
28、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刻不容缓。请你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____
29、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____(旱地、水田),“黑土地”指的是____平原。
30、________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位于________ 海
31、【生态大区环境各异】根据定量与定性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4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读中国生态区分布图,据此完成各题。
(1)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 )
①纬度位置特征②自然环境特征③经济发展水平④生态环境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的主要生态建设主要方向是____。(选填“封沙育草,涵养水源”或“发展粮食生产,增加收入”)
(3)能体现青藏高原生态大区地理环境主要特征的是( )
①昼夜温差大②雪山连绵③森林茂密、山青水碧④藏民脸上泛着“高原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巨型稻”是中国科学家历经10年培育的新品种,具有高大、不易摧折、耐淹涝等突出特点。在水田里还可养鱼和青蛙,利用蛙吃害虫、鱼粪肥田,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巨型稻”不易摧折、耐淹涝的特点,增强了该作物对南方湿润生态大区常见灾害性天气的抵御能力,如下列天气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俯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地球公转方向。
(2)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顺或逆)时针,地球公转周期是____。
(3)图2是地球公转到图1中的____处(填字母)的光照图,太阳直射在____(纬线)上,这天孝感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并且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___(填方向)运动。
(4)图2甲、乙、丙、丁四地中,阳光能够直射到的地方有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甲乙丙丁四地在图示这天白昼时间从长到短排列为____。
33、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为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____来解决;
(2)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3)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列举两条家庭节水的有效措施:____、____。
34、【四大地理区域】我国地大物博,气候、地形、水土条件复杂多样,各地的民居与交通也是多种多样。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最典型的气候特点是______,该区域有被称为“沙漠之舟”的交通工具______;B地最典型的气候特点是______,该区域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交通工具______
(2)图甲中三种水果和主要产地的连线,错误的是______(填写水果名),该水果应该种植在______(填大写字母)区,“橘生淮南则为橘”中的“淮”是指______
(3)在下列表格中填充C、D两地区的对比项目:
| C | D |
主要干湿区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主要耕地类型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主要粮食作物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4)说出图中两种典型民居各有什么优点。
蒙古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窑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学习区域
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位置:南方地区位于 — 以南, 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2)判断下列对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打 “√”错误打“×”。
①该区域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高原、丘陵为主,东部以平原盆地为主。( )
②该区域1月平均气温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上,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 )
③该区域水热充足,植被常绿,地表发育着肥沃的黑土地。 ( )
④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甘蔗等。 ( )
(3)结合两图及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重要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