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饲养奶牛不属于农业生产 B.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土地资源
C.农业生产就是生产粮食 D.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条件大体相同
2、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3、有关地球上水资源危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世界气候越来越干燥,导致水资源危机
B. 目前人们已控制了水污染的状况,但水资源的浪费仍十分严重
C. 水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故水资源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D.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大增,产生了水资源的紧缺
4、有人用“孔雀东南飞”来形容中国大量农村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的现象,其原因是那里有许多( )
A. 有待开发的地方 B. 就业机会
C. 风景名胜区 D. 物美价廉的商品
5、“天无三日晴”是对下列哪个地区的描述(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下图为珠江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江上游河段水电站较多,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
A.人口密集能源需求大
B.水量较下游大
C.地势落差大
D.水流平稳
【2】图示流域主要经济作物最可能是( )
A.花生
B.甘蔗
C.甜菜
D.大豆
【3】珠江是我国大河中汛期最长的河流,主要是因为珠江( )
A.流域面积最大
B.降水集中,多暴雨
C.雨季较长
D.支流最多
7、下列关于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多在800mm以上
B.为半湿润半干旱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C.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D.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8、从上海到樟木的318国道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如图为该大道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起点站所在的上海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2】沿该景观大道从上海到樟木( )
A.年均气温增高
B.海拔增高
C.年降水量增加
D.人口密度增大
【3】该景观大道途经的宜昌市位于( )
A.江西
B.江苏
C.湖北
D.安徽
9、下图所示的地点中,位于中国境内的是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其原因不包括( )
A.实行了计划生育
B.生活水平提高
C.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D.死亡率大幅下降
11、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两河共同流经了青海和四川两省
B. 长江和黄河的下游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C. 长江为我国的第一大河,黄河为第二大河
D. 长江、黄河均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12、天官二号(Tiangong-2)是中国第二个目标飞行器,于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酒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A. 酒泉 B. 西宁 C. 兰州 D. 呼和浩特
13、下列名胜古迹中,不属于北京的是 ( )
A.中华门
B.故宫
C.颐和园
D.天坛
14、泼水节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A.回族 B.满族 C.白族 D.傣族
15、我们南通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A.洪涝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16、“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是吉林省珲春的真实写照。读图说出文中的三个国家是
A.中国、朝鲜、俄罗斯 B.朝鲜、韩国、日本
C.中国、日本、俄罗斯 D.朝鲜、韩国、俄罗斯
17、下列水果中最有可能来自台湾的是( )
A. 苹果 B. 香梨 C. 菠萝 D. 葡萄
18、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地形多种多样 B.南北跨纬度大
C.东西跨经度的大 D.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19、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我国地势起伏不利于东部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C.我国地势在阶梯分界处水能资源分布较少
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受地形影响河流自东向西流
20、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是:( )
A. 大散居 B. 大集中 C. 小聚居 D. 交错杂居
2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万平方千米,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__千米,与_____个国家相邻。
22、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23、长江沿江地带的特大城市中有哪两个直辖市________。
24、我国的煤、铁、石油主要分布在 。
25、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的枢纽是____。
26、欧洲西部受海洋影响大,以 气候为主,欧洲畜牧业发达,人们把 称为“绿色金子”。
27、北京的城市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28、我国三大平原分别是东北平原,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9、受_____因素影响,青藏高原形成了广大的_____气候。黄河进入______地区,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
30、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条线大致是1月________℃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1、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于2019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召开。赞比亚作为非洲地区唯一主宾国参加了本届进博会国家展,向世界展现了赞比业的独特魅力。图1为非洲简图,图2为本届进博会赞比亚的展台,下表是赞比亚多年月平均气温与降水量统计资料。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为赞比亚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资料
时间/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毛 | 21.5 | 21.5 | 22 | 20.5 | 19 | 16.5 | 16.5 | 18.5 | 22 | 23.5 | 24 | 22 |
降水量/mm | 219 | 186 | m | 40 | 2 | 0 | 0 | 0 | 1 | 14 | 80 | 190 |
(1)赞比亚的展台,如图2(a)所示,展现了本国居民的风土人情。据图可知,赞比亚本国居民肤色黝黑,属于________色人种,居民服饰可适应当地________的气温特点。
(2)展台还展示了很多赞比亚当地特色动物的雕塑,如图2(b)所示。在赞比亚展台展示的雕塑动物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袋鼠
B.北极熊
C.藏羚羊
D.长颈鹿
(3)根据表归纳:赞比亚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4)“坦赞铁路”是中国最大的对外援助项目之一。赞比亚的矿产资源可通过该铁路运到________洋的沿岸港口,之后再运往世界各国。赞比亚通过该铁路运输的主要矿产资源是________。
3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A、C两地区中,以种植油菜为主的是_________地,种植花生较多的是___________地。
(3)B、E两地区中,种植甘蔗的是__________地,以种植甜菜为主的是____________地。
(4)D、F两地区中,种植棉花的是_________地,种植茶叶的是__________地。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风味人间4:谷物中国》于2022年11月24日迎来首播,在聚焦全球谷物的主题脉络下,将麦、稻、蜀黍、豆类、薯芋和各类谷物的不同角度,为观众展现谷物带给人间的抚慰。
材料一: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大,政府一直致力于多方面解决粮食生产和供应问题,建立商品粮基地是众多举措之一。下图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示意图。
材料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它的粮食单产每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为粮食商品率为29%;东北平原是潜力最大、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为粮食商品率为35.2%;河套平原、河西走廊以及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绿洲)是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区为域性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约为25.2%。
(1)粮食种植是人们延续千年的智慧结晶,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____,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类型为____;
(2)从水源上看,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水源主要来源于____,河西走廊、天山山麓的水源来自于____,为发展农业提供所需要的水分;
(3)“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玉米、高粱等)”,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小麦
(4)雅鲁藏布江谷地所在地区的突出自然环境特征为____,其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
(5)为了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34、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12月9日,中尼两国联合对珠穆朗玛峰的新高程做了官宣,新高度为8848.86米,比石碑上的高度8844.43要高出4.43米。
材料二:欧洲的荷兰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在过去的百年中随着人工填海,国土面积在不断扩大。
(1)图中数字①代表的山脉是____,荷兰濒临图中B____洋。
(2)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____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____洲。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珠穆朗玛峰高度在变高的原因:____。
(4)材料一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材料二说明____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35、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山脉),它的东侧A是____平原。
(2)②是____山脉,③是____山脉。
(3)B是____高原,我国在这里已建成通车的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是____铁路。
(4)④是____(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1月份____℃等温线基本一致。
(5)C是____盆地,有“____之国”的美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