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较平衡 B.高原盆地地区人口密度大
C.平均人口密度小 D.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2、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强力推进,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而又庞大的群体独生子女家庭,而由独生子女加父母组成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成为城市中最基本“4+2+1”的家庭模式(如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4+2+1”的家庭模式所反映的问题是
A.男女比例失调
B.人口老龄化
C.城市人口变化
D.家庭生育观念的改变
【2】针对此问题的对策是
A.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B.鼓励向海外移民
C.加快城市化建设
D.发展老龄产业
【3】近年来,我国调整了全面二孩的政策,这种做法
①能解决我国人口基数大的问题②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③可以提高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④顺应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05年春节晚会有一大亮点,以对联的形式描绘我国各省区的突出特点,例如: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以上4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
A.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B.内蒙古、黑龙江、海南、云南
C.内蒙古、海南、黑龙江、云南
D.云南、黑龙江、内蒙古、海南
4、下列具有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连接正确的是( )
①我国东临太平洋 ②我国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
③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④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⑤我国小部分位于热带⑥我国东西两端的时差达5小时
⑦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⑧我国东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A.①——⑦ B.②——⑥ C.③——⑤ D.④——⑧
5、读中国局部地形图,完成问题.
【1】甲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2】对甲地地貌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
C.冰川广布
D.崎岖不平
6、“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跨纬度广 B、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 C、地势起伏大 D、跨经度广
7、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的粮棉瓜果之乡,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 )
A. 黄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 祁连山冰雪融水 D. 昆仑山冰雪融水
8、下列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航天工业
B.石油工业
C.纺织工业
D.煤炭工业
9、下列运输特点中,属于铁路运输的是( )
A. 速度最快 B. 可以“从门口到门口”
C. 运费最低 D. 运载量较大
10、下面四幅图片分别展示了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其中表示蒙古族的是( )
A.
B.
C.
D.
11、建设节水型城市的主要途径有( )
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②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③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 ④适度提高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
⑤工业污水达标排放、重复循环使用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12、下列事件中,不能证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是( )
A.2003年10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式启动
B.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C.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3、下列我国地形区与河流山川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14、在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是少数民族的杰出代表,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
A.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 B.藏族的《格萨尔》史诗
C.侗族大歌 D.傣族呼麦
1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是
A. 对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
B. 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例大
C. 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展的费用比例大
D. 产品更新换代快
16、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超过2.6亿,国家统计局分析,这将促进“银发产业”发展,读图“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解读,错误的是( )
A.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近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B.我国0-14岁人口比重回升,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
C.我国15-59岁的人口比重下降,必然导致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短缺
D.我国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比重进一步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银发产业”是指以老年人口为目标客户的产业,“银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 )
A.缓解就业压力
B.加快技术创新
C.减缓老龄化速度
D.提高人口出生率
17、规划中的川藏铁路将连接成都到拉萨,全长1639千米,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13小时,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修建青藏铁路比,川藏铁路( )
A.平均海拔更高
B.沿线地势起伏更小
C.沿途遍地沙漠戈壁
D.修建大型桥梁隧道更多
【2】该区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当地科技水平发达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18、“云南十八怪”当中有这样的说法:“火车没有汽车快,袖珍小马好能耐”,这反映了当地的地形特点是:
A.土质疏松,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牧草如茵,冰川广布
D.地形破碎,山路崎岖
19、读我国四个省区的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哪个省区的行政中心是西宁(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示省区中,位于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西北部的是( )
A.甲、乙
B.乙、丁
C.丙、丁
D.甲、丁
【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丁省区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蒙古族
C.壮族
D.回族
20、2023年10月23日美国加州州长开启为期7天中国之行,并搭乘高铁从苏州到上海参观。完成下面小题。
【1】这条高铁线路大部分在高架桥上运行,原因是( )
A.高铁技术先进
B.修高架桥造价低
C.尽量少占耕地
D.视线更开阔
【2】州长从广州到北京访问,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21、我国是个海陆兼备国,台湾海峡属 海,陆上交通有利于同 洲 洲,各国交往联系。
22、我国地势____________,呈________分布。
23、气候与民居
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各具特色,主要体现在____和____方面。人们通常就地取材,根据当地环境进行设计,建造适应当地气候的房屋。
24、地理位置:
25、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
26、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_________带,小部分在________带, 没有寒带。
27、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 、 、 等灾害.
28、你知道哪些人类生产和生活受气候影响的事例?
29、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______,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______(填密集或稀疏)。
30、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诸多“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旅游景点,根据你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列举几个著名的旅游景点:____、____、____、____。
31、下图为中国径流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________。
(2)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发展________业。
(3)图中过渡带与少水带的分界线大致是半干旱与________区(干湿区)的分界线,多水带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
(4)受海陆因素、季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易遭受________(气象灾害)。
32、读我国东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村庄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______分布;乙村庄所在地的地形类型是______,位于乙村庄东南的是_______村庄。
(2)度假村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从度假村到山顶B需要登高________米;若图中溜索长度约1厘米,实际长度为500米,则该图数字式的比例尺是_______。
(3)若要选择野外露营,A、C两地更安全合适的是______。
(4)若要参加漂流活动,①、②两条小河,更惊险刺激的是_______河,漂流的方向大致是_______。
(5)为保护生态环境,该地较陡山坡上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
33、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速,“黄河几字湾经济区”因其独特的地缘价值和战略地位不断凸显。下图为“黄河几字弯经济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上沙洲变绿洲】
“黄河几字弯经济区”是指黄河经由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接壤地带所形成的“几字湾”地区。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离北京较近。以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后演变为我国第七大沙漠。通过多年生态修复建设,库布齐沙漠面积的三分之一变成了绿洲。
(1)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导致库不齐演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请将“地下水位下降、植被破坏、人口增加”填至下列框图中的相应位置。
①____②____③____
(2)说出库不齐沙漠生态修复带来的生态效益。
【产业转型正当时】
“黄河几字弯经济区”分布着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埋藏浅,可以露天开采,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近年来,该区域积极推动煤炭、石油、矿产资源开发产业链延链和补链,推进产业深加工,逐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3)“黄河几字湾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
(4)“黄河几字湾经济区”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
①加大煤炭开采力度②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进人才③出口农矿初级产品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4、下图是我国甲、乙两大棉花集中产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棉花产区所在的行政区名称是____,行政中心是____。
(2)甲棉花产区以盛产优质的“长绒棉”著称,棉花纤维长、强度高,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品质实属世界顶级,其种植棉花的气候优势条件是____、昼夜温差大、热量较充足等。
(3)读图,限制甲棉花产区发展的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为缓解这一问题,当地利用一种古老水利工程“____”,大大缓解了农业用水的不足。
(4)乙棉花产区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耕地类型是____。
(5)甲棉花产区如果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加剧____和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35、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例所给数据可以看出,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____;这些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部(方位);我国占比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
(2)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请你列举两种土地使用上存在的问题____、____。
(3)A地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____(填“高”或“低”);B地区光热____(填“充足”或“不足”),但由于远离海洋,____不足,土地以草地和荒漠为主;C地光照____(填“充足”或“不足”),但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____(填“高”或“低”)。
(4)青藏高原地区的土地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_____)
A.林地 B.草地 C.耕地 D.沙漠
(5)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_____)
①石油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天然气⑤太阳能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