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在地球上位于( )
A.南半球 西半球 B.北半球 东半球
C.北半球 西半球 D.南半球 东半球
2、读图,有关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线与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B.B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C线大致与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似
D.D线与1月0℃等温线大体一致
3、哪个国家被称为“花园城市”( )
A.越南 B.泰国 C.印度尼西亚 D.新加坡
4、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我国四川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很多人通过手机查看泸定的地理位置,当在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 )
A.比例尺变大,实地范围变小
B.比例尺变大,实地范围变大
C.比例尺变小,实地范围变大
D.比例尺变小,实地范围变小
5、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南往北递减
D.从西南往东北递增
6、2013年11月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即一方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其目的是
A.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B. 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C. 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D.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7、既有“水能宝库”又有“黄金水道”美誉的是( )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黑龙江
8、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9、黄河发生凌汛的时间是( )
A.7-8月
B.秋冬季节和冬春季节
C.秋季和冬季
D.春季和秋季
10、长江自上游携带泥沙至中、下游,最后沉积在出海口附近。而三峡大坝完成后,在下列哪一城市附近,最有可能因为泥沙供应减少而发生海岸后退的现象:
A.天津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11、湖南、湖北两省中的“湖”是指
A. 西湖 B. 洞庭湖 C. 太湖 D. 鄱阳湖
1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描述的是哪一个高原(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13、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我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其中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
A.库布齐沙漠
B.巴丹吉林沙漠
C.库木塔格沙漠
D.塔克拉玛干沙漠
14、下列民族与其民族节日的组合,正确的是
A.藏族——开斋节 B.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C.傣族——火把节 D.满族——泼水节
15、如图所示,亚洲大陆沿30°N呈现的地形特征是
A.地形复杂,西高东低 B.地表起伏大,呈三级阶梯
C.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16、2022年2月8日谷爱凌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夺金时,天空晴朗且微风,天气非常好。代表此时当地天气状况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7、下列传统民居与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
A. 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B. 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C. 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D. 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18、下面有关我国气温与降水描述,错误的是 ( )
A.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
B.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C. 我国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出现在我国北方
D. 火烧寮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19、菏泽市的黎明同学家里有一片果园,在果园里他可以摘到的本地水果是( )
A.柑橘 B.苹果 C.椰子 D.香蕉
20、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C.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21、在新疆有一种古老的地下水引水工程______,可自流灌溉绿洲农业。
22、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的比喻为“________”。
23、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________ 牧区和________ 牧区。
24、我国地形类型多样,_______面积广大。
25、总结我国我国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我国濒临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_____海、___海和____海。
27、华北平原农业生产在春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对此可以发展 农业。
28、读中国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29、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我国降水集中在 ______ 季节;从降水的地区分布来看, ______ 地区降水量较大,越往 ______ ,降水量就越小.
30、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 。
31、读长江和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主要支流⑤是____。
(2)黄河最终注入的海洋B是____。
(3)G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
(4)长江中游与下游分界点④是____。
(5)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
B.长江、黄河的下游地区都位于东部平原区
C.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黄河中下游的共同特点
D.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过青、甘两省
3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3是______省(区),其简称为______。
(2)图中跨纬度最广省级行政区有______。(填代号)
(3)图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______。(填代号)
(4)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想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最好去______。(填代号)
33、要素联系综合思维.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读图,回答问题。
(1)观察北半球气温分布图,气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2)B处气温数值可能为________(“大于0℃”或者“小于0℃”),主要原因是该地________,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AC两地气候差异巨大,A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C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造成两地气候差异巨大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不同。
(4)依据甲地气候资料图判断,该气候最可能在________大陆西岸,该气候区植物叶片小且表面有“蜡质层”,其作用是________。
(5)依据乙地气候资料图判断,该气候为当地发展________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34、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B________;C________;D ________
(2)受 ________季风和________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3)简要叙述我国的气候特点。_______
35、“2019行走黄河—人民日报大型融媒体报道”于2019年10月17日在黄河源头正式启动。采访组一路向东,开启为期一个多月的“黄河之行”,看发展、写变化、展成就。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差别很大,如图所示。请将①②③代表的图例与河段长度、流域面积和含沙量对应正确。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下表是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含沙量特征值对比表。
水文站 | 兰州 | 龙门 | 潼关 | 利津 | |
年平均含沙量 (千克/立方米) | 多年平均(近50年) | 2.05 | 26.2 | 29.1 | 23.0 |
2018年 | 2.17 | 9.54 | 9.01 | 8.89 |
表中黄河2018年含沙量与多年平均相比,变化最大的河段是(上/中/下游)___________。发生这种变化得益于上图所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请将a、b、c、d四处与采取的人工治理措施对应正确。
打坝淤地_______;植树种草_______;平整土地______;修筑梯田_________。
(3)读图,据采访组报道,黄土高原上贫困县甲地区如今“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请分析甲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0年2月21日,小浪底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全力保障黄河下游春季用水需求。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