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工程主要目标市场是早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未覆盖的华南地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能源保障。图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地跨我国( )
①地势三级阶梯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四大地理区域 ④四大干湿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祖国内地为香港输送天然气,有利于香港( )
A.空气质量提升
B.电力价格提高
C.土地利用率提高
D.粮食产量的增加
【3】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的优势地位是( )
A.渔产品加工业基地
B.种植业基地
C.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D.加工制造业中心
2、我们珠江三角洲所处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3、关于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地随海拔增高而气温降低
B.同纬度海洋与陆地气温相同
C.世界气温一般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D.同纬度地带,夏季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4、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5、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
A.西部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洪涝灾害频繁
B.全国各地都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C.我国领土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有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
D.我国海岸线漫长,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海外贸易
6、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
A.黑龙江省漠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
B.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一线
C.秦岭一淮河一线
D.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
7、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由南向北的变化情况是
A.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早
B.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
C.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
D.结束的时间越来越晚
8、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 东海、南海
B. 黄海、渤海
C. 琼州海峡、渤海
D. 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9、马黛茶是阿根廷的国饮,其制作原料马黛树是一种生长于18°S~30°S的亚热带常绿植物,其生长期需要高温、高湿,在气温开始下降时进行采摘。下图为阿根廷位置和马黛树种植区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黛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终年炎热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寒冷干燥
D.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2】马黛茶的采摘期可能是( )
A.4~8月
B.9月~次年1月
C.1~4月
D.7~11月
10、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B.从赤道地区向北极地区逐渐降低
C.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减少
D.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
1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两地区的分界线是( )
A.长江
B.秦岭~淮河一线
C.黄河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2】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是下列哪一地区的景色(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③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图中③地区,从东向西,植被变化类型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自东向西人口分布数量递减
B.自东向西地势东高西低
C.自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D.自东向西气温逐渐增高
【5】图中④地区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谷子
C.玉米
D.青稞
12、我国省级行政区共有
A. 23个 B. 34个 C. 5个 D. 4个
13、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的分布是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B.我国目前出生率很高,每年新增大量人口,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C.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D.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14、读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是学习地理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从右图中获取的信息,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②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③地势西高东低 ④图中山脉大致为南——北走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春节期间,哈尔滨某镇街道上出现大量车牌以“渝”开头的车辆,这些车辆来自
A.四川 B.重庆 C.广西 D.福建
16、竹笋是南方地区三种常见食材之一,它主要分布在( )
A. 长江中下游 B. 海南岛 C. 东南丘陵 D. 四川盆地
17、西亚和北部非洲的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长袍,下列解说正确的是
A.白色主要起到保湿保暖作用 B.白色主要起防寒保暖作用
C.白色主要起到反光不吸热作用 D.白色主要起到防风沙作用
18、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
B.图②中的虚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C.图③中虚线为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图④中的虚线为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19、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A. 青海湖 B. 洞庭湖 C. 鄱阳湖 D. 太湖
20、下图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地区分布图。关于该图正确的解读是( )
A.受教育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B.人口老年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C.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D.中部地区人口不断上升
21、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______。
22、我国的三大岛屿依次是 ________ 、_______ 、崇明岛。
23、著名的东北三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貂皮。
24、我国农业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25、请列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并回答问题:
(1)四大高原名称_______高原,______高原,_______高原,_______高原。
(2)其中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是__________高原。
26、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________山脉北麓,最后注入________海.
27、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___________沿海和__________沿岸两大工业地带。
28、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9、黄土高原东起____,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杂岭。
30、我国地势最高的地方是________,海拔为_________米。地势最低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________。
31、读“长江流域略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慨----摘自《长江之歌》
材料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后可控制荆江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相当于10座大亚湾核电站;能改善宜昌到重庆的航道条件;能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提供保证。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山脉,自西向东注入_________海,是我国第_________大河。
(2)近年来,长江含沙量不断增多,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趋势,请你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______水系的丰富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_________
地区。
32、 “葡萄沟里一串串芳香诱人的葡萄,美丽漂亮的维族姑娘……”这个场景就发生在下面这个区域内,那你能不能依图回答下列问题呢?
(1)在盆地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流经该盆地的河流是 河,它是我国最长的 ,沿河有美丽的胡杨林。
(2)我国的跨世纪工程:西气东输起点在该区域的 油气田,终点是 __(城市)。
(3)本区最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属于__________地区.
33、某地质考察队到图的我国东南某地进行野外考察,读图回答问题。
(1)登上E山峰的B、C路线中,坡度更陡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两路线中,位于山谷的是____。
(2)由等高线数值判断,河流流向是_____(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
(3)山峰E、F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测量其图上相距3厘米,则实际为____米。
(4)A地最不适于宿营的主要原因是位于____(地形部位),A部位的垂直高度最大值可能接近____米,D地位于_____(地形部位)。
3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已经正式发布。包括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更宜居;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等。
材料二 北京市地形图、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北京的河流流向大致是______。
(2)据材料二,描述北京的气温特征__;从降水特征来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
(3)北京成功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又将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些都说明了北京的哪种城市职能?_____。
(4)该规划确定北京市西北部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其依据有____。
(5)2019年12月9日,北京出现重度雾霾天气。降低或缓解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措施有哪些?请列举一例。_____。
(6)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①中共中央国务院、②外交部及各国驻华大使馆、③电子通信设备研发中心、④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安新区的是______。(填序号)
(7)北京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中心”,其优势条件有哪些?____。
35、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1)和“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水土资源比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____(填字母)
①石油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太阳能⑤天然气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____。
(3)图1中B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该土地利用类型在利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____。对此,请你提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____。
(4)由图2可知,我国北方土地与水之间的配合关系为____(填“水多地少”或“地多水少”)。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