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起,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目前各地垃圾分类的类别有所差异,周口市的分类标准为图所示的四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生活中的废旧报纸和易拉罐应该放进的垃圾箱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我国实行垃圾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垃圾中尚有许多可以再利用的物质
B.我国人多地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
C.为了培养大家爱劳动的好习惯
D.大量垃圾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淮河 B. 塔里木河 C. 京杭运河 D. 松花江
3、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 )
4、读我国四省轮廓图,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B.乙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C.图中四省区均有河流,其中汛期最长的是甲
D.四省中适合种植热带作物的是乙和丁
5、我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图中省区、简称和民族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新—维吾尔族
B.②—滇—壮族
C.③—蒙—蒙古族
D.④—黑—朝鲜族
6、2022年3月22日第三十届“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大
B.不存在紧缺、浪费、污染问题
C.加大立法,污水随意排放
D.修建水库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7、关于贵州省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滑坡
C.终年高温多雨
D.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暗河众多,水资源利用率高
8、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相对短缺的状况,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很大 B.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小
C.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少 D. 我国人口众多
9、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发生的灾害是( )
A.低温冻害 B.春旱 C.洪涝 D.台风
10、2023年7月16日,引汉济渭工程横穿多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实现向西安正式输水。结合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和汉江、渭河多年平均水文特征表,完成下面小题。
1981-2009年 | 汉江 | 渭河 |
多年平均径流量(m/s) | 585.05 | 195.89 |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 | 0.41 | 54.58 |
【1】引汉济渭工程沟通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河水库位于黄河流域
B.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C.汉江和渭河都无结冰期
D.汉江径流量大,渭河径流量小
【2】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是( )
A.工程穿越秦岭,施工难度较大
B.位于板块内部,火山地震频发
C.沿途沙漠广布,沙尘天气较多
D.沿途城镇稠密,移民搬迁量大
【3】修建引汉济渭工程主要为了缓解(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B.渭河流域的用水紧张问题
C.汉江沿线的水污染问题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问题
11、“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以下行为符合该倡议的是( )
A. 节日时,多写几张贺卡给同学和老师
B. 讲究卫生,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C. 随手关灯,人走灯熄
D. 洗涮物品过量用水
12、你打算中考后去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图中的( )
A. B.
C. D.
13、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
1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已建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经了两个省,这两个省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旱地
【2】该工程( )
A.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
B.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缓和了华北地区的洪涝灾害
D.消除了京津地区的水污染问题
15、新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来自( )
A. 降水 B. 河水 C. 湖水 D. 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16、读下列四个省区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四个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A.①鲁②新③赣④青
B.①冀②疆③湘④藏
C.①鲁②新③湘④藏
D.①晋②新③湘④西
【2】图中4个省区中,人口密度较小的两个省区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我国民族分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B.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少数民族均分布在全国各地
D.每个省区分别是一个民族的聚居地
18、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夏季气温南北差异很大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9、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区是( )
A.滇、桂、粤、台
B.滇、桂、闽、台
C.滇、琼、桂、粤
D.琼、桂、闽、粤
20、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是世界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 B. 我国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
C. 我国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D. 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2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表格。
地理区域 | 区域界线 | 主导因素 |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青藏地区同其他三个地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22、黄河中游流经的______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河下游流经_________平原水流速度减缓,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而成为“________河”。
23、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多依附于大城市与高校和科研单位集聚地,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____、____的特点。
24、主要地形区:
身披黄土,土质疏松,沟壑纵横:______;水草丰茂,一望无垠:_____;山颠白雪皑皑,冰川广布:________;远看是山,近看成川:_______;崎岖不平,多梯田:______。
25、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_______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_______,西部低。
26、我国有众多的海洋,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
27、______ 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______ 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______ 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28、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作物和农作物熟制也不同,其中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有 (列举一例粮食作物),农作物的熟制是 ,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是 。
29、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这与发达的________业有密切的关系。
30、与陕西相邻的直辖市是_______;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一线。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的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吐鲁番的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吐鲁番年降水量比北京____(填多或少),吐鲁番年温差比北京____(填大或小)其影响因素是____。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毫米年均等降水量线吻合。
(4)夏季风的方向是____和____,夏季风的性质(特点)是____
(5)分析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2、读我国“西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呈东西方向条带状分布.因此,沿A→B→C的方向,降水逐渐________。请你解释原因________。
(2)受海陆位置影响,西北地区气候比较________,因而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________业为主,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还可以发展________业。
(3)图中乙城市为________,该城市与甘肃省省会连接的铁路线是________线,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的一段。
(4)C为我国最大的盆地________盆地,盆地内有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________。
33、如图为“长江、黄河干流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黄河,上游 (水或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最后注入 洋.
(2)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地区宜大力 (植树种草或开垦耕地),减少水土流失.
(3)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终年不冻,大部分的河段都可以四季通航,长江素有“ 水道”的美誉.
34、读“长江流域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①____山脉,注入东海:长江最大的支流②是____(填河流名称)。
(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的河段位于____(上、中、下)游,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③是____。
(3)图中经过武汉的铁路线④是____线。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誉为“____”,开发区内科研机构众多,有71家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立,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
35、根据我国某省区的基本资料(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该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是 人/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2)该省级行政区是 (沿海或边境)省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中的 牧区。
(3)该省级行政区蕴藏的能源资源有风能、地热能和_______等。
(4)根据土地利用构成,该省级行政区应着重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5)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填字母),其简称是 ,代表性畜种是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