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对水进行加热
B. 从试管底部套入试管夹
C. 过滤
D. 滴管用自来水清洗后放回原滴瓶
2、为力推良好的自然资源,贵州将把新鲜的空气制成“贵州空气罐头”。下列关于“空气罐头”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氧气
B.主要是氮气和氧气
C.主要是氧气和水蒸气
D.主要是氦、氖等稀有气体
3、胆矾(,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将25.0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至650℃时,开始分解
B.加热至650℃时,固体质量减少17g
C.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
D.依据质量守恒计算可得x的值是16.0
4、中科院研究人员成功合成了一种类似金刚石结构的物质——“T-碳”(化学式为C)。有关“T-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单质
B.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由原子直接构成
D.物理性质与石墨相似
5、如下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6、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把过滤池和吸附池的位置顺倒
B.加入的X试剂为活性炭
C.过滤池能除去水中溶解的色素和异味
D.到达用户的水是纯净物
7、纸张能在空气中燃烧,而石头即便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A.氧气的浓度
B.燃烧区的温度
C.物质的着火点
D.物质的性质
8、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
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绿色出行
B.种植树木
C.火力发电
D.节约能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D.物质热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1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食物腐烂
C.海水晒盐
D.石蜡熔化
12、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Y投入到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X>Z
C.Z>Y>X
D.Z>X>Y
13、如图是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B.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C.甲物质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5
14、化学课程要培养核心素养。下列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相似
B.科学思维: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C.科学探究: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可以比较吸入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D.科学态度: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是保护空气的有效途径之一,应该多植树造林
1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水、干冰
B.混合物:空气、冰水混合物
C.单质:液氧、水银
D.氧化物:二氧化碳、过氧化氢
16、绿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N2O5)具有消脂减肥、健脑提神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属于氧化物
C.茶氨酸由28个原子构成
D.茶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7、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科学方法,如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天然气
B.盐酸
C.氢氧化钠
D.氧气
1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镁带燃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任何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19、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理解不正确的是
A.干冰:固体CO2可用作人工降雨
B.石灰水:Ca(OH) 2溶液可用作制取CO2
C.双氧水:H2O2溶液可用作制氧气
D.黄铜:铜、锌合金可用作制造电气零件
2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A.将黄铜与铜互相刻画,铜表面出现划痕
B.用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吹的气球,都会自然升空
C.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搅拌,植物油完全溶解
D.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不溶解
2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b)g
B.P点处固体只有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时段,二氧化锰的质量不断增大
D.在反应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2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油罐着火时可用水喷淋降温
C.用湿抹布盖灭在桌面燃烧的酒精,是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夜间发现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刻开窗通风
23、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用途 | B.化学之最 |
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明矾:用于消毒杀菌 | 自然界最坚硬的矿物质:金刚石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氧气 |
C.物质鉴别 | D.环保知识 |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蒸馏水和食盐水:玻璃棒蘸取,灼烧蒸干 | 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洗涤剂 |
A.A
B.B
C.C
D.D
24、下列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H
B.N2
C.2H2
D.Fe
25、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脱离空间站
B.自由下落
C.外壳烧蚀
D.打开降落伞
26、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27、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则x=_____,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
(2)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都填序号)。
2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氟原子核电荷数是____。
(2)观察元素周期表,可发现同一周期接近尾部的是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由钠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
(4)写出8号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 (填化学符号)。
(5)二硫化钼(MoS2)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代替硅,成为未来应用在半导体、芯片等高精尖领域中的理想材料之一。确定Mo为42号元素是依据其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
B.中子数
C.化合价
D.相对原子质量
29、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液体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小气球鼓起来,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
(2)置换反应___________。
30、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A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A和B恰好反应的质量比为________ 。
(3)写出A+B→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为了安全,点燃A前应_________。
31、穿山过江的轻轨是重庆的一道美丽风景。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修建轻轨用了大量的钢,钢属于______材料(填“金属”或“合成”);钢铁可由一氧化碳冶炼赤铁矿而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轻轨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其防锈蚀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___接触。
(3)轨道专用钢含有锰(Mn)元素,已知锰的活动性位于镁和锌之间,为了探究轨道材料中Mn、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A. 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锰粉
B. Cu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锰粉后,再加入铁粉
C.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铜粉,最后加入锰粉
D. 向装有Mn丝、Fe丝、Cu丝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3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用氯化钠和水配置40g溶质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最终结果产生误差。请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偏小”为依据,对下列操作进行分类: ①用量筒量水时俯视量筒②向烧杯内加入NaCl时,烧杯内有少量水③NaCl中有杂质④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了⑤称量前托盘天平未调平,指针指向右⑥向细口瓶中倒入配好的溶液时,液体洒在外面。
你的分类标准:______,选择的选项(填序号)______,
(2)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 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由此可知,通过实验现象,探究某物质存在后,就可得出______的物质一定不存在。
33、请写出下列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_____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氧化铜的试管中加热,黑色氧化铜变成______色。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4、(4分)将红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和一种银白色的液体;将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入B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请写出上述有关的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 ( )
(2) ( )
35、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是不可再生能源。
(2)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3)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 目的是________。
(4)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铁酸锌(ZnFe2O4)可以用于循环分解水制备氢气,反应可表示为:6ZnFe2O46ZnO4Fe3O4 O2 、3ZnO2Fe3O4 H 2O
3ZnFe2O4 H 2 ,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得到两种气体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
(5)安岳“通贤桶”汁多味美,齿颊生津。柚子皮还可以吸附室内异味,写出一种具有同样性质的化学物质的名称________。
36、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或文字填空。
(1)硫酸_____。
(2)两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3Fe2+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37、实验室常用H2O2(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二氧化锰)来制氧气。为了证明MnO2的催化作用,甲同学通过以下装置来进行实验探究:
(1)图1中加入amLH2O2溶液,然后塞入带火星木条的橡胶塞,如图2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再通过漏斗加入 bg MnO2,如图3所示,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充分反应后,将图3的混合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仍为bg,甲同学认为MnO2是催化剂。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谨,请你帮乙同学说出理由:______。
(3)H2O2分解的催化剂有多种,除MnO2外还可以用______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
38、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a ____;b ____。
(2)甲同学利用 KClO3和 MnO2制取 O2,发生装置应选 _____ (字母);该方法制取 O2化学方程式 _____ ,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 反应。
(3)乙同学在收集好的氧气之后,应将集气瓶 _____ (填“正放”或“倒放”)在 桌上。
(4)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它在空气中能被点燃,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
(5)工业上采取将空气液化再分离氮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个方法的过程属于 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6)丙同学在缺少 MnO2的情况下,用少量的 KMnO4 与较多的 KClO3 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该方法是否可行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 。
39、向AgNO3、Fe(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当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1)若滤液呈浅绿色,且反应前混合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后滤液的质量相等,则此时滤渣中一定有什么?
(2)某同学对滤液中金属离子的成分提出猜想:Mg2+、Ag+和Zn2+,你认为该猜想合理么?请说明理由。
40、水是生命之源
(1)用如图A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b两管中都收集到气体,体积比为_____,b中的气体是_____,与a管相连的电源是_____极,检验a管中气体的操作是_____,写出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2)图B所示是净化水的简易装置,其中能起到吸附作用的是_____,小卵石和砂子起到_____作用。
(3)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生活中都可以采取_____的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4)身处旱区的我们如何做到节约用水?_____(举一做法)。
邮箱: 联系方式: